尽管天气逐渐转冷,但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团结社区温暖的舞蹈室内,社区舞蹈爱好者在这里翩翩起舞,好不热闹。
“我们小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平时邻里关系十分和睦。过去的团结社区场地较小,仅有400平方米,而且为民服务场所比较分散,自2023年搬到新综合服务中心后,我们以‘温馨、亲民、高效、便民’为标准,实现了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并对各个功能室进行合理调整,优化了办公氛围,让社区有更大空间联系服务群众,进一步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向心力。” 巴丹吉林镇团结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付莎莎告诉记者。
近年来,巴丹吉林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抓手,全面启动“巴丹石榴红 同心作贡献”主题活动,制定了民生项目清单和“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实施便民服务、公益服务、公共设施、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民生项目8件,办结各族群众急难愁盼、热点难点问题30多件,协调解决老旧小区监控线路更换、阿日毛道嘎查民俗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等项目。嘎查(社区)完成了高龄老人配送小药箱、独居老人疏通下水管道、小区绿化节水滴灌设施安装、小区单元门牌安装、居民健康体检等便民实事,持续提升了各族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周日一大早,阿拉善右旗直属蒙古族完全小学和第一完全小学的92名师生,通过“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校园文化体验、观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片、互换礼物等研学活动,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们加深了解阿拉善地区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也让各族青少年开阔视野,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情谊。
“当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为满足青少年群体多样化的研学需求,我们将研学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创新研学线路和主题,依托阿拉善右旗博物馆、中国骆驼馆等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观摩点,研究打造出阿拉善右旗首条青少年研学交流观摩路线,实现了课堂内容的特色性、多样性,真正打造出‘行走的课堂’,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阿拉善右旗民委办公室主任李晓雅说。
据介绍,自2023年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来,阿拉善右旗参与活动的人数达4900余人次,组织学生到北京、甘肃等地开展跨区域研学旅行14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人生打基础的阶段,阿拉善右旗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精心组织各类青少年交流活动,教育各族青少年在祖国未来的建设中贡献力量。”阿拉善右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孟和楚鲁说。
阿拉善右旗还健全以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为依托的网格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六表四册”工作台账,探索“边疆资源+企业”“边疆基地+技术”“边疆产品+市场”“边疆特色文化+创意设计”等模式,积极为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就业、职业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今年以来,阿拉善右旗以举办2023·第十九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暨第18届“越野e族”英雄会为契机,跨区域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精心打造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沉浸式民俗体验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和各项活动,让游客在旅行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时积极开展与金昌、张掖等跨省接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交流,让旅游成为各族群众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共同致力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如今在阿拉善右旗,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绘就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画卷。据了解,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阿右旗连续七次荣获“全区双拥模范城”称号;该旗还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模范集体1个、模范个人1名;培育盟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个、盟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盟级模范集体6个、模范个人10名;选树旗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28个、旗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户23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