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弱有所扶 兜牢民生底线

乌海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幸福清单”,让群众明明白白了解每笔救助金的发放时间和金额。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过的聋哑女孩王雅妮已成为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图片均由自治区民政厅提供)
  □本报记者  赵曦

  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帮扶工作,实现“弱有所扶”,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用一个个暖心政策、一项项扎实举措帮扶困难群众奔赴美好人生。

  全面覆盖

  托起群众稳稳幸福

  “一个月时间,政府就给我们全家解决了医保、低保等问题,生活有了保障,日子就有奔头!”近日,村民庄明(化名)逢人就高兴地说。

  庄明是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海兴村人,患有心脏疾病,双胞胎女儿正在就读高中,经济大山压得他愁眉苦脸。

  当地民政部门一个月就给他办好了低保手续。庄明一家可以享受A类低保,一家四口人每人可以获得国家低保金5512元,同时还根据他疾病支出情况,给予临时救助金1.35万元。

  分层分类救助,解民忧暖民心。2022年以来,我区为14.24万名困难群众解了燃眉之急,点亮生活希望。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不断加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投入力度,累计下拨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674.6亿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围绕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我区深入实施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工作措施,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温暖、更幸福。

  开启“两优”行动,提升救助效率,将71个旗县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苏木乡镇,向社会公示公开2787部社会救助热线,全面推行社会救助申请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达到了办事材料减少66%、办理时间减少33%。

  开展“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八项行动,建立健全靠前宣传、主动发现困难群众联动机制。

  2022年至今,我区民政系统主动摸排困难救助对象31万人次,集中发放“幸福清单”55万份,让困难群众熟悉救助政策、感受党的温暖。

  一项项民生暖政、一条条民生举措,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编得更牢,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与爱相伴

  温暖守护困境儿童

  “我们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回报国家和社会。”11月7日,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妮妮(化名)用手语表达自己的心声。

  “我们的工作就是用爱抚慰这些缺爱的孩子,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儿童福利处一级调研员顾青友说。

  近年来,自治区民政厅认真履行孤儿保障、困境儿童关爱和未成年人保护职责,指导全区12家儿童福利机构和80家救助保护机构履行国家兜底监护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责任,密织关爱困境儿童保障网,唱响新时代关爱儿童福利事业的动人乐章。

  为了让孤儿生活更有保障,我区为集中养育的613名孤儿、1132名社会散居孤儿和457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高平均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每月2210元和1920元,居全国上游。

  为了让更多福利院的孩子健康成长,自治区民政厅积极推动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推行“模拟家庭”模式,通过家庭关爱呵护儿童成长。乌兰察布市增设“类家庭项目”,让孤儿感受家庭般的温暖守护。

  呵护困境儿童更需陶冶情操,启迪心灵。自治区民政厅与上海市民政局推动落实儿童福利领域“沪蒙合作”项目,每年都会带领福利院儿童参加“沪蒙情深 童看上海”夏令营,接受红色教育,增长见识;节假日,还会为福利院儿童赠送礼物……

  内蒙古各级妇联组织妇联干部、妇联执委、网格员、儿童主任、爱心阿姨、巾帼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五老人员等走访慰问和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课业辅导、法律咨询、亲情关爱等针对性帮扶。

  鄂尔多斯市探索“五社联动”机制,在252个城乡社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室,推出“心之桥”“护蕾行动”等一批特色社会服务品牌守护困境儿童。乌海市创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扶困助学机制,从助学、就业等多角度帮助孤儿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系列温情守护措施,呵护困境儿童茁壮成长,不断满足困境儿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奔赴美好

  每位残疾人都不能少

  11月份,冬日暖阳温柔地铺洒在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里。聋哑老师王雅妮正在为聋哑学生做按摩教学,学生们学得专注,王雅妮用手语讲解得细致。

  “我要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技能,让他们生活有保障,人生更幸福。”王雅妮用手语说。

  王雅妮一直珍藏着这样一张照片:那是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在这里的儿童。见到王雅妮,总书记鼓励她好好学习、祝她学业有成。

  社会各部门也对王雅妮给予了温暖和关爱。2017年,在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的帮助下,王雅妮走进呼和浩特市丽妍美容学校学习美容技能,学成后的王雅妮,又回到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当了一名美容技能课老师。

  王雅妮现在教授的学生,与她一样,都是聋哑人。她说:“我要把社会对我的关爱,回馈给每个残疾人,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实现自身价值。”

  一直以来,我区努力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让广大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家住呼和浩特市人防小区的肢体二级残疾人王女士,身体不好,行动非常不便,为了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助王女士办理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

  为增强关爱残疾人的政策保障,近5年来,我区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惠及33.1万困难残疾人和30.6万重度残疾人;全区37.4万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范围;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以参照单人户提出低保申请,民政部门单独核算其本人收入和财产;建立健全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代缴政策,实现残疾人免费享受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为5.2万户城乡困难残疾人家庭改善住房条件;为全区1.6万名符合条件的0-7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部分盟市扩大了救助年龄段……

  一项项政策温暖有力,不仅为残疾人缓解了经济压力,更增强了他们奔赴幸福生活的信心。

  开展残疾人线上线下招聘、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与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全区残疾人“就业创业”云客服与“圆梦家园”驿站终端两大平台;着力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孵化)基地建设…… 一系列促进和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极大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身残志坚,希望无限。据了解,目前内蒙古全区就业年龄段的持证残疾人有36.8万人,已就业残疾人19万人,就业率51.6%。2022年,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3195人,农村牧区残疾人新增就业5095人。

  幸福中国,美好人生,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一个都不能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加快落实“五大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 理论特刊③
   第06版:社会
   第07版:影像力
   第08版:锡林郭勒
文物穿越时空 在书里“活”起来
弱有所扶 兜牢民生底线
跟着课本去旅行
警惕玩具“杀手”
小程序链起便捷就医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