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于内蒙古而言,注定意义非凡。
这一年,全区上下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踔厉奋发,推动经济航船向着高质量方向奋勇前行。
前行之路,蕴含着坚如磐石的雄心壮志。
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全区上下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扩内需、转动能、增信心,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开辟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政策措施掷地有声
时间定格在2023年12月6日。
当天,总投资6.42亿元的土右旗盐碱化土地综合整治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项目(EOD)入选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的EOD项目。
何以入选?
包头市给出答案:项目旨在打造“特色品牌农业发展-生态农旅融合开发-农废绿色循环利用-反哺盐碱地可持续改良”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最终实现产业绿色化。
何止是生态农业?时至2023年5月23日,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授予包头市“世界绿色硅都”称号。
这个称号,包头市当之无愧。
“世界绿色硅都”之于包头,在于其“世界级”的产业规模,目前包头成为全国首个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城市,2025年晶硅产值将占到全国的50%、全球的45%。
“世界绿色硅都”之于包头,在于其“世界级”的绿电支撑,到2025年全市光伏产业使用绿电比例将达到40%以上。
“世界绿色硅都”之于包头,在于其“世界级”的协同配套。“今年,包头市已形成从工业硅到晶硅、电池片、组件的完整产业链,是全球光伏产业链配套率最高的城市。”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永明说。
一切都在变,只有发展变化是永恒的。
2023年以来,以扩内需、转动能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又何止是包头市?
兴安盟总投资超10亿元的伊利液态奶新技术示范项目(一期)4条生产线投产,带动全产业链3万人增收。
通辽市全球首套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竣工,内蒙古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迈入兆瓦级新时代。
粤蒙“百万人互游”等活动的持续开展,让全区文旅产业触角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延伸,激活内蒙古文旅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鄂尔多斯市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全面实现无汞化生产,解决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
风起云天,潮涌北疆。扩内需、转动能生生不息,成就了一段内蒙古经济波澜壮阔的发展传奇。
何以会这样?
发扬蒙古马精神,记忆历久弥新。2023年以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锚定“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内蒙古推出一系列掷地有声的政策措施,为扩内需、转动能开辟道路。
自治区层面发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20条政策清单,为重大项目及产业提质增效铺路架桥。
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内蒙古发出“各级政府要当好‘店小二’”的动员令。
自治区层面聚焦县城功能因城施策,满足农牧民创业就业消费需求,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政策持续落地。
全区加大力度执行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激励企业在纾困解难中做大做强,激发内蒙古万千经营主体创业活力。
内蒙古持续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2万多待批补批项目手续全部办结,387个“半拉子”工程盘活销号386个。
全区54.6万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肠梗阻”问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月全区筹集1767亿元资金用于落实“五大任务”,为内蒙古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油助威。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国发〔2023〕16号文件印发后,自治区召开会议进行重点部署,全区各地掀起新一轮贯彻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
“我们的心胸燃烧着希望,我们前进的道路铺满阳光。”希望在哪里?历史不会忘却:扩内需、转动能的内蒙古奋斗,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赢得了丰厚资本。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区经营主体增至270.6万户,同比增长7.6%;内蒙古千人拥有经营主体增至112户,千人拥有企业突破27户。
新长征没有中场休息。如果把今天的内蒙古经济置于历史长河中考量,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直面挑战,尤需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踏上新征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新荣光!
内生动力持续释放
2023年即将收官。回望来时路,前行更自信。
这自信,来自内蒙古扩内需、转动能引发的一系列振奋人心的“连锁反应”。
总投资506亿元、总装机1070万千瓦的蒙能集团8个绿电项目开工,投资65.7亿元的长城电厂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绿色火电项目投运,年减排二氧化碳55.2万吨,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全产业链可解决约5000人就业……内蒙古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的脚步铿锵激越!
总投资184亿元的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总投资10亿元的三一锡林郭勒零碳风机智造产业园开工,总投资9.8亿元的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项目开工,“风光氢储车”一体化项目落户蒙西……内蒙古阔步迈入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新时代!
全区粮、乳、肉、绒加工形成“种养加销”全产业链,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持续向下游延伸,稀土钢板材、磁材产品远销欧美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实现12盟市全覆盖……内蒙古翻开支柱产业“聚链成群”的崭新一页!
奋斗的光芒,照耀2023年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光辉历程,也催生影响深远的发展正能量。扩内需、转动能引发的一系列振奋人心的“连锁反应”,又何止于投资?
呼和浩特市鼓励各大商超和汽车、家居等领域商家推出200多项消费优惠措施,为挖掘消费潜力开辟新赛道。
包头市在汽车、家电、餐饮等领域开展“超集鹿城”“知味鹿城”“造趣鹿城”“焕新鹿城”等主题促销活动,为推动消费平稳增长奋起努力。
鄂尔多斯市重点聚焦“吃、住、行、购、用”5个方面,引导动员企业参与线上线下多区域联动促销活动,持续打造聚商气、拢人气的消费环境。
巴彦淖尔市持续开展智能家居、“天赋河套”品牌展示及“内蒙古味道”“河套味道”特色美食展示等系列活动,迎难而上恢复服务业,激活消费。
……
这是一场催人奋进的“集体奔赴”。2023年以来,其他盟市也相继推出各具特色的促销活动,奋起自强畅通经济大循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扩内需、转动能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究竟为全区经济带来了什么?
内蒙古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回答。
1-11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9%,增速位居全国第二,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扩内需、转动能,内蒙古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的成绩向时代交卷!
1-11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3.1亿元,同比增长8.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扩内需、转动能,内蒙古以发挥消费基础作用的成绩向时代交卷!
“投资、消费增速的加快,是内蒙古经济内生动力持续释放的集中体现,为全区经济稳中向好创造了条件。”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总经济师司咏梅说。
转型发展继往开来
播下希望,收获笑声。
以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2023年,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希望在哪里?在脚下,在奋起自强的搏击之中,在新鲜出炉的一串串数据之中。
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今年内蒙古高标准农田已增至5234万亩,有效支撑粮食产能500亿斤左右;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100万亩以上。
随着近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100万千瓦风储项目和化德县100万千瓦风光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内蒙古新能源装机突破8500万千瓦。
随着大唐二期13.3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在内蒙古建成,全区煤制气产能达40.8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制气总产能的55%。
随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目前全区5G基站增至6万座,数据中心装机规模突破250万台,智能工厂增至35个,数字化车间增至57个,“机器换人”项目增至87个。
……
2023年以来,扩内需、转动能的内蒙古奋斗,为我区在转型发展中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
希望之路上,历史怎能忘却:今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焦炭产量位居全国第二,煤制气产能、风光电力并网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外送电量、液化天然气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内蒙古以维护能源安全的使命担当诠释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希望之路上,历史怎能忘却:2023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91.6亿斤,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实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内蒙古以维护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诠释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希望之路上,历史怎能忘却:今年1-11月,全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3.2%,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3.0%——内蒙古以优化投资结构的使命担当诠释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希望之路上,历史怎能忘却:今年1-11月, 全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1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内蒙古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使命担当诠释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希望之路上,历史怎能忘却:今年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16882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以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诠释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希望之路上,历史怎能忘却:今年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326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15亿元;1-11月,全区税收收入突破2100亿元——内蒙古以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诠释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内蒙古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在扩内需、转动能中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说。
希望之路上,历史无法忘却:在峥嵘岁月中初心如磐,在平凡日子里默默奉献……2023年,内蒙古在勇担使命中赢得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转型发展彪炳史册,奋斗创造人间奇迹。梳理2023年以来内蒙古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轨迹,实践给出的结论一目了然:奋进新时代,梦想的世界无比辽阔;阔步新征程,内蒙古经济发展前景无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