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点2023

这份答卷,写满幸福温暖

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式暨“青山绿水踏歌行”主题音乐会举办。本报记者 王磊 摄
第二届内蒙古现代教育装备技术展示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本报记者 王磊 摄
环卫工人在包头市喜桂图社区爱心餐厅就餐。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户外骑行热起来。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红十字志愿者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 本报记者 王鹏 摄
全区乌兰牧骑“学·创·演”新创作品展演在呼和浩特乌兰牧骑剧场精彩上演。 本报记者 马芳 摄
  □本报记者  马芳

  在皑皑瑞雪中,承载着梦想、奋斗、收获的2023年接近尾声。回望这一年,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一年来,《社会》聚焦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领域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秉持“时代主题、民生视角、百姓声音、权威解读”的理念,强调“正义”“情感”和“温度”,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讲好内蒙古社会事业发展的生动故事。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坚定了内蒙古做好民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社会》特别策划民生一线看“七有”系列深度报道,刊发《幼有所育 呵护美好童年》《学有所教 照亮成长之路》《劳有所得 赢得出彩人生》《病有所医 筑牢幸福之基》《老有所养 乐享安康晚年》《住有所居 建设温馨家园》《弱有所扶 兜牢民生底线》7篇深度报道,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出发,聚焦百姓生活变化,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取得的新进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一年,《社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挖掘“北疆文化”内涵,全力打响“北疆文化”品牌,通过《千年辽上京展开繁华新画卷》《“村晚”展示乡村新风貌》《绿皮火车上 年味遇书香》《汇聚一“几”之力 弘扬黄河文化》《智慧广电让乡村生活有“智”更有“质”》《版权保护如何让民间文艺焕发新活力?》等报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提升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这一年,内蒙古出台多项利好政策,重点聚焦企业和群众切身需求,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社会》当好群众“传声筒”,通过《注意!事关医保, 这些事你需知道》《这些医保生育政策请知晓》《买啥药都给报?这份目录保存一下》《全区学生资助政策来了,覆盖各学段!》《关口前移 保障老年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养老金预发 认证不打扰 老人咋方便咋来》《医疗互助减轻患病职工经济负担》《参保群众自助备案即时结算 内蒙古跨省异地就医更便捷啦!》等权威报道,将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政策干货进行生动详细解读,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这一年,内蒙古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创业贷款扶持、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质效等措施促进就业。《社会》通过《用工旺应聘忙,“春风”吹暖就业潮》《订单式培训让劳动者吃上“技能饭”》《工会“云招聘”搭建就业直通车》《2022届高校毕业生去哪儿找到了工作?区内就业超七成 民企就业超五成》《“花式”培训为残疾人幸福“加码”》等报道,为不同人群提供暖心服务,力促精准就业。

  不负时代使命、砥砺奋进前行。走基层、问冷暖、听民生、解民意,过去一年,《社会》交上一份写满幸福与温暖的答卷。新的一年,《社会》将初心不变、一如既往,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不断践行“四力”、苦练“内功”,以“小切口”讲好大主题,以鲜活的报道全方位展现内蒙古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广告
   第05版:论道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锡林郭勒
   第08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这份答卷,写满幸福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