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非遗大集闹新春

  □见习记者  孙柳

  2月14日,大年初五,传统非遗与新春佳节撞个满怀,呼和浩特市各文化场所迎来一波旅游小高峰。

  2月9日起,呼和浩特市恼包村九州非遗新春文化节拉开大幕,空中飞龙、新春舞狮、打铁花等非遗,民间社火、杂耍技艺等精彩活动,为呼和浩特换上了红红火火的“春节妆”。

  走进恼包村非遗文化园,每天30多项共80多场文化活动轮番上阵,活灵活现的泥塑制作、国潮的汉唐演艺……多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大展身手,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的国家级非遗表演队集中展演,人们在非遗文化中感受浓浓年味儿。

  同时,各个场馆里同样年味儿满满。2月7日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启内蒙古“欢欢喜喜过大年 游龙御马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六大系列19项160场活动,让游客们寻龙迹、开龙运、接龙福、舞龙诀、趣龙萌、展龙图,寻龙纳福,共度欢乐吉祥年。

  2月8日,《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在昭君博物院匈奴历史博物馆连廊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序篇“生肖文化的源与流”、第一单元“来龙去脉——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第二单元“龙腾四海——历史文化中的龙”、第三单元“龙的传人——民俗文化中的龙”、尾篇“与龙共舞——重返恐龙世界”。展览全面讲述了“龙”与中华儿女息息相关的故事,展现了“龙”与炎黄子孙血肉相连的情感。

  “今年过年的各种活动非常红火,年味儿很足,让我们在外漂泊的游子感受到了家里的热闹。”在陕西工作的张宏伟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相约十四冬魅力内蒙古
“研学游+工业游”解锁假期新玩法
流动的年味儿
这个春节不一样
绚丽花灯耀新春
非遗大集闹新春
南北“串门儿”体验深
当冰雪邂逅春节
马鞍山下赏花灯
玩转呼伦贝尔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