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皓
回溯走过的2023年,时间轴线上标注下内蒙古坚决扛牢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份重大政治责任的刻度。
“请党放心,北疆有我!”2023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徐乃超和妻子李文娜,这对坚守在大漠戈壁戍边夫妻的故事一时间感动了无数网友。
而更为深刻的是,每一位戍边民警的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内蒙古在守好祖国“北大门”、当好首都“护城河”,为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所作出的努力。
稳是大局和基础。对于拥有着8000多里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内蒙古而言,守好祖国边疆的责任极其重大。
可喜的是,过去一年,内蒙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围绕办好两件大事,系统高效推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8个方面所涵盖的37项年度重点任务全部完成。
在自治区层面,去年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就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提出了“七个作模范”。其中就提到,坚持守土尽责,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坚不可摧。
同样在这一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发布。更是提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在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下,内蒙古交出了一份成效满满的“数据单”:
——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重点学习内容,扎实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巡讲活动,实现盟市全覆盖。深化反渗透、反破坏、反颠覆、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制定自治区本级专项应急预案47项,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排查整改问题隐患48.76万项。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代办事项2万余件,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7%。深化诉源治理,建立“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1094个,诉前调解成功28.6万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948起,命案现案全破并破获积案82起。
■下转第6版
■上接第1版——遴选首批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示范校(园)12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项目34个,推动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阿拉善盟、兴安盟入选全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实施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G331、G55公路全线通车,104个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投入使用。全区护边员总数达到3506名。全面推行草原110、“红色堡垒户”、蒙古包哨所等有效做法,调整设立抵边警务室109个。组织各级文艺院团和乌兰牧骑开展慰问演出活动746场。开展义务巡诊活动40多场次,4000多名护边员及边民免费接受医疗诊断。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发展蓝图、制定的行动纲领,胸怀“国之大者”,内蒙古将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更加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