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这次评选因竞争激烈而备受关注,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项目入围初评22个项目,终评会上,项目负责人,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登台,将这一项目5年来的挖掘历程、重大发现娓娓道来,让在场评委、广大网友加深了对内蒙古的了解、对北疆文化的认识。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厚的文化遗产,宛如璀璨的星辰。近年来,内蒙古扎实推进文物保护传承、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课题研究,不断激活文化遗产基因,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时代新韵。
2023年,“中华文明探源”与“考古中国”重大工程成果丰硕,11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全面启动,彩陶坡遗址累计勘探面积7万余平方米、发掘面积1300余平方米,首次出土“龙形蚌饰”,填补了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空白,为红山文化申遗提供了有力支撑;清水河后城咀石城遗址新发现龙山时代连间式房址、院落以及石质护坡台基组成的高等级建筑群,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内蒙古拥有丰厚的长城资源,在加大长城保护与修缮力度方面一直不断突破。2023年,内蒙古与河北省文物局、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关于加强金界壕联合保护利用的协定》;2023年9月,内蒙古、山西两省区在呼和浩特签署《关于加强长城联合保护利用的协定》。《协定》包含协作开展保护利用、加强历史价值研究、联合开展巡查工作、共同开展宣传工作、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五个方面。
红山遗址、万里茶道……内蒙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2023年,内蒙古与辽宁省联合推进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工作;万里茶道内蒙古段新增30处遗址遗迹,为申遗再添动能。
红色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鲜明底色和精神旗帜,内蒙古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红色文化灿烂而厚重。近年来,内蒙古组织开展了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全区革命文物资源家底越来越清晰。目前,内蒙古有397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19个旗县(市、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2处遗址纪念馆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2处草原入选首批国家级“红色草原”名单、8个红色旅游景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内蒙古现有1315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这些丰厚的红色资源,既生动述说着内蒙古光辉灿烂的革命历程,也为促进全区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世界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节点都是内蒙古展示文化遗产的好契机。近几年,“博物馆之夜”火爆出圈,报名者云集,博物馆里过大年、博物馆里过中秋等系列活动让参观人数不断创出新高。2023年暑期,日均入馆游客达到2.3万人次,刷新了内蒙古博物院日均接待游客数据。
不断推出的精品展览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文博热”的追求,第二十届中国·草原文化节开幕当天,推出的“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大展以及2024年开年大展《北疆印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等精品大展,让游客深度领略了北疆文化的魅力。
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024年,内蒙古将进一步加强文物管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加强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管理,继续做好文物调查和考古许可工作;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万里茶道、辽上京和祖陵、红山遗址群、阴山岩刻申遗进程;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围绕大窑遗址、萨拉乌苏遗址、居延遗址开展保护修缮工作;推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持续推进内蒙古文物建筑修缮计划,完善内蒙古文物保护数据库,推进多伦县、五当召壁画数字化项目,强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推进西辽河文明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考古发掘工作;持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讲好内蒙古故事,擦亮北疆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