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 服务乡村振兴

现场演示。吕彤 摄
  3月20日上午,通辽职业学院开展“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  服务乡村振兴”全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交流活动。自治区教育厅、通辽市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区37所职业院校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通辽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工作成果展,从探索学院特色模式、构建四级服务网络、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开发教育培训资源、建设三类联动课堂、编制有效衔接规划、收获职业教育成果等方面,对学院近几年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观看了10支振兴服务队中支医支教团队的现场急救演示,支医支教团队以点带面地展示了乡村振兴服务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交流活动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姜丽萍以《赋能、转型、变革——职业教育数字化实践与探索》为题,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盖志毅以《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释读》为题,通辽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东华以《“三三机制”创新职教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为题分别进行交流发言,为职业教育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方案样本。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各位专家所作的主旨报告和交流发言都是宝贵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既具有发展前瞻性,又富有实践指导性,有助于大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对职业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此次交流活动的承办方,通辽职业学院多年来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成立通辽乡村振兴学院,开展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积极承担全市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队伍的人才培养。建强市、旗县、乡镇、嘎查村四级服务网络和乡村振兴培训、实践两个基地。在创新探索中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保障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通辽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凤文说:“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学习典型经验做法,不断探索更多有职教特色的助农兴农新举措,继续坚持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培训鉴定‘三驾马车’协同推进,持续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为地方发展培养更多乡土技术技能人才。”(冯杰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闯新路 进中游 万马奔腾向未来
   第05版:先锋
   第06版:市场监管
   第07版:青春号
   第08版:文艺评论
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 服务乡村振兴
坚持特色融合发展 构建职教新格局
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双高计划”建设
探索大发展之路 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内蒙古踏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