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冠军到伯乐 陈东琦解锁新角色

  □本报记者  柴思源

  装弹,举枪,瞄准,扣动扳机,每天早上八点半,“砰、砰、砰”的枪声如约回荡在内蒙古马术运动中心射击馆内。每个人的表情严肃,没有交谈,也没有呼喊。

  看起来异常枯燥和孤独的训练场景,是陈东琦近20年射击生涯最熟悉的日常。退役后,这样的场景依旧与她相伴,只不过这一回,陈东琦成了站在训练场边的敏锐“观察者”。

  “当运动员的时候觉得教练轻松,当了教练才发现,会有操不完的心,队里10名队员的技术、心理都要及时分析,帮他们找到突破的方法。”内蒙古射击队男子步枪主教练陈东琦说。从以前的专注自己,变成牵挂着10个人的成长,因为热爱射击,陈东琦选择留在这个圈子,接受这份压力。

  陈东琦在射击运动员生涯中,凭借精湛的技术、过硬的心理素质,多次为内蒙古争得荣誉,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她与队友摘得女子步枪三种姿势团体金牌,2015年在国际射联世界杯(德国站)上一举打破女子10米气步枪世界纪录,渐为外界熟知。2021年,陈东琦站上东京奥运会赛场,成为内蒙古射击队建队以来首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拿枪的时候是因为喜欢,到了该放下的时候这份喜欢还是没变,所以想要成为教练,为内蒙古射击项目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陈东琦说。2022年执教男子步枪班后,陈东琦迅速在全区选拔了一批队员。“相比他们的技术,我在选拔的时候更看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人们所说的‘枪感’可以在后天日积月累的训练中练就,但坚韧的品质才是支撑他们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根本。”陈东琦说。

  运动员时期,陈东琦总是队里训练时间最久的那个,成为教练,她希望每一个队员都能成为“时间管理大师”。早上六点开始激活训练,八点半准时来到靶场,不间断的射击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半,短暂的休息后,在四点开启两个小时的体能训练——看似“魔鬼”的训练安排是陈东琦队里运动员雷打不动的日常。当问到这样的强度孩子们能否坚持时,陈东琦开玩笑地说道:“谁让他们遇上一个爱训练不爱睡觉的教练呢?”

  登上奥运会领奖台是每个运动员的终极目标,成为教练的陈东琦也希望自己能够培养出顶尖的运动员。在她看来,内蒙古的射击项目发展趋势越来越好,随着激光枪进校园项目的开展,从事射击项目的运动员基数还会不断增大,优秀的后备人才会不断涌现。陈东琦说:“前些天确定的中国步、手枪射击项目的巴黎奥运会参赛阵容中,‘00后’选手共有10名,这也体现了中国射击年轻选手上升势头迅猛的大趋势。目前,我们的队员也都非常年轻,今年刚满13岁的小队员展现出了潜力,我对他们有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闯新路 进中游 万马奔腾向未来
   第05版:先锋
   第06版:市场监管
   第07版:青春号
   第08版:文艺评论
“我们要挖掘更多精彩的北疆文化故事”
“红色读物+剧情演绎” 沉浸式读懂家国情怀
内蒙古大学启动“政府间国际 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
“科学家精神”进校园
返乡“新农人” 创业天地广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博物馆获批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戏曲文化沁童心
百余名退役士兵参加适应性培训
从冠军到伯乐 陈东琦解锁新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