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季度审限内结案率97.3%,执行到位率67.8%,位居全国第三

全区法院诚信建设行动成效初显

  本报4月10日讯  (记者  宋爽 杨柳  实习记者  薛晓芳)4月10日,记者从全区法院诚信建设行动推进情况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区法院统筹推进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重点任务,各项工作成效初显。一季度,全区法院审限内结案率97.3%,执行到位率67.8%,位居全国第三,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4件6人。

  加强司法公开方面,全区法院持续强化司法政务信息与案件审理信息公开。优化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实时提供案件查询、诉讼咨询等“一号通办”服务,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今年以来,全区法院公开被执行人318.9万人,公开终本案件73.1万件,公开司法拍卖18.3万件,执行透明度不断提升。持续优化裁判文书公开机制,公开裁判文书5.6万余篇,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99%以上。同时,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代表委员联络、意见建议办理等工作制度更加规范化、精准化,“代表委员开放月”“百名代表委员听百案”等一批特色联络品牌成效显著,法院“接待日”“开放日”等活动常态化开展。

  打击涉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违法犯罪方面,今年以来,全区法院已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61件,■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加强对驰名商标、传统品牌和蒙字号品牌的司法保护,有力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净化市场经营环境。

  规范当事人诉权方面,全区法院立足已审结的149件刑事虚假诉讼一审案件,拟定关于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实施细则提纲,聚焦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离婚析产等重点领域中存在的虚假诉讼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高对虚假诉讼的甄别判断能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大关联案件检索和裁判风险甄别力度,建立从立案到执行、从甄别到惩处、从发现到责任追究的防范机制,依法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等行为。

  重点领域执行攻坚方面,印发2024年全区法院执行工作要点,在全区法院部署开展涉府、涉企、涉民生、涉金融等重点领域执行攻坚,推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依法采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乃至追究拒执犯罪刑事责任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失信曝光和惩戒力度。今年以来,全区法院共限制消费1.73万人次,限制失信人乘坐飞机、火车19.62万人次,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布3278人次。

  会上,自治区高院还发布了10件典型案例,涉及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惩治虚假诉讼、惩治侵犯知识产权、失信惩戒等方面,引导公众树立法治意识、恪守契约精神,推动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2024年3月28日)
~~~
~~~——内蒙古资源节约集约见行见效系列报道之四
~~~
~~~
“五一”前完成50%高速公路限速优化调整~~~
~~~——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何杰
一季度审限内结案率97.3%,执行到位率67.8%,位居全国第三~~~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法治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出彩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影像力
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
习近平会见马英九一行
全链条节粮减损 耕耘好“无形良田”
携手共担节约之责
王莉霞在巴彦淖尔调研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迈入“提速”时代
用足用好用活有利政策 全力做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文章
全区法院诚信建设行动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