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设趣味课堂 国通语学习氛围感十足

  □本报记者  高敏娜  

  通讯员  白雯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近日,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乌兰中心校四年级5班的教室里,一堂中华经典诵读课正在进行,学生们在老师的示范下,字正腔圆地诵读着爱国主义诗词。

  与此同时,学校里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正拿起画笔,对照描本勾勒着不同民族传统服饰花纹,聆听着关于各民族的风俗、服饰、饮食的介绍。

  “中华经典诵读课让我对诗词、文学、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仅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更加深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四年级学生陈达赉认真体会授课内容,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之中。

  经典诵读、绘画书法、文艺演出……在巴彦乌兰中心校,一堂堂内容丰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和一场场生动有趣的特色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坚定了师生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更让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文字书写、思维能力明显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以教材为蓝本,创设趣味课堂,提高学生兴趣,培养他们从历史中感悟文化、学习经验、汲取力量的核心素养,让孩子们在课堂互动中,全面提升听说读写能力,增进对‘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认同感。”巴彦乌兰中心校老师李娜说。

  近年来,巴彦乌兰中心校通过开展“双语教学辅导员课外辅导”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同时,该校通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参加一次实践活动、讲述一个民族团结故事、学习一个典型模范、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等“九个一”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内涵,营造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促进各族学生在学习中交往交流交融,让广大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独特的思想价值和人文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法治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出彩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影像力
康巴什区“根数据库”畅通基层减负“双循环”
乌兰察布防沙治沙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启动
首府信用监测全国排名再创新高
“国家安全号”地铁发车
科左后旗积极开展校园“诚实守信”教育
赤峰市549个重点项目开复工
创设趣味课堂 国通语学习氛围感十足
舞剧《骑兵》走进通辽
河套灌区夏灌工作全面展开
包钢集团9个月节约成本48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