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悦览

  交叉互检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本报4月10日讯  (记者  李存霞)记者从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获悉,今年2月以来,全区残联系统深入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交叉互检行动,旨在深入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等,通过交叉互检推动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

  本次行动分为人员培训、各盟市残联互检、各旗县(市、区)残联互检和整改提高4个阶段,将于6月底结束。2月底自治区残联举办了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体验促进队骨干培训,完成了人员培训。3月4日至16日,全区各盟市残联完成了互检,主要对各盟市残联机关、系统内残疾人服务机构等场所进行互检式无障碍体验,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与被检单位交换意见,形成问题清单,由被检单位落实整改,同时深入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学习观摩家庭无障碍改造。3月18日至31日,各盟市残联自行组织所属旗县(市、区)残联开展互检式无障碍体验,并观摩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案例。

  自治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盟市残联相互学习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针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各盟市残联已建立台账清单,将于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创业孵化助力更多人圆梦

  本报4月10日讯  (记者  梅刚)“感谢创业孵化基地给予的帮扶,让我尝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近日,包头昆区创业者刘永感慨地说,是创业园让他的梦想变为现实。

  今年以来,昆区就业服务中心将创业园建设作为创建创业型城市和服务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牧民工等不同人群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举措,优化创业园各项优惠政策,为进园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担保贷款、市场培育、技术开发与交流等一条龙服务。

  “我们已有24家创业孵化园,其中大学生创业园4个,吸引254家创业型企业入驻,累计带动就业1958人。各园区积极落实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创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做到一校一园区、一区一特色。”昆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素珍说,惠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为农牧民工提供厂房,减免水电费,提供小额贷款等服务,已累计入驻实体85户,孵化创业实体50户,带动就业721人,其中农牧民工占85%以上。包头市退役军人创业园有针对性地为退役军人及军属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就业创业培训等近20场,涵盖参观见学、财税辅导等服务活动。

  据了解,昆区人社局将加强园区功能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创业园发展空间和活力,搭建企业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交流,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农牧民共享春日读书会

  本报4月10日讯  (记者  于欣莉  通讯员  贺艺阳)日前,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牧民达·苏雅拉图家中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书分享会,农牧民围坐在一起,共同阅读了“最好牧场为航天”“三千孤儿入内蒙”等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还满怀深情地合唱了《爱我中华》《为内蒙古喝彩》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交流,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入脑入心。

  “我们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原创诗歌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目前,全镇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00余场,受众近2万人次。”札萨克镇统战委员刘兴宇说。

  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学校课堂到项目工地,札萨克镇处处涌动着学习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热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站实现全覆盖。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像石榴籽一样抱得更紧、结得更牢,用实际行动回答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的伟大命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法治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出彩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影像力
打通“天花板”为技能人才搭台架梯
“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 点亮孩子们的体育梦想
“揽才团”赴高校招才引智
失业保险金如何申领?
◎悦览
诊疗技术平移 知名专家离百姓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