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舟起落是吾乡

新媒体阅读 请扫二维码
  □本报记者  康丽娜  孟和朝鲁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一飞冲天;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平安着陆。

  神舟起落是吾乡,这是内蒙古与中国航天事业的不解之缘,也是伟大祖国赋予内蒙古无上光荣的责任。从“神一”成功发射,到“神十七”安全着陆,内蒙古一次次为神舟飞船和航天英雄筑起温暖“母港”,也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由大向强的铿锵步伐。

  回望历史,内蒙古额济纳旗“最好牧场为航天”的动人佳话经久传唱。

  1958年3月,中央正式批准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建设导弹试验靶场。为了支持祖国的国防建设,额济纳旗机关和农牧民陆续搬迁,260户1100多名牧民带着7万多头只牲畜从那片世代居住、水草丰美的牧场转移到了黑河下游。此后的10余年间,搬迁牧民又几经辗转,才找到合适的居住地。这是我国国防建设史上一次伟大的搬迁壮举。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党政机关旧地:宝日乌拉”“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1958年5月12日内蒙古党委作出决定:额济纳旗(旗所在地)向北移140公里,以支援国防建设。”岁月流转,额济纳旗青山头纪念碑上铭刻的文字诉说着那段历史。

  从此,“大国重器”定鼎在大漠戈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额济纳旗当年给共和国腾出来的那个“摇篮”里,已经成就了“两弹一星”梦、航空航天梦。今天的东风航天城,以其辉煌的成就跻身于世界著名航天城和发射场之列,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史上的诸多第一: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艘载人飞船……

  当地牧民同样在为航天事业默默奉献。

  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牧民卫其勒格其对着我们的镜头说:“作为内蒙古人,一次次见证载人飞船从这里起飞,返回舱从这里降落,我由衷地自豪。我们祖国那么大,神舟返回舱就落在我们家草场上,还落了5次,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神舟十二号、十四号、十五号、十六号、十七号返回舱都降落在卫其勒格其家的草场上,飞船回收车队一次次穿越他家的草场,他对此从没有过怨言。

  不仅是卫其勒格其,“神舟起落是吾乡”的自豪与荣耀,已成为专属内蒙古人的航天印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为“航天梦”增光添彩。

  为了保障神舟飞船成功着陆,额济纳旗组建了11支由公安、民兵、退役军人、农牧民群众组成的军地联合搜救队伍,协助做好神舟飞船返回舱的返回搜救工作。

  这片神舟起落的热土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已经深深扎根。

  2023年9月,“天宫课堂”额济纳旗分课堂上,■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当地学生在蒙古包里通过直播参与“天宫课堂”课程,与航天员进行“天地对话”。现在,“天宫课堂”已经成为阿拉善学子们的必听课堂。

  2024年4月24日至26日,阿拉善盟组织盟内266名少先队员来到东风航天城,现场观看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并参观东风航天城历史展览馆、东方红卫星发射场、宝日乌拉旧址,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科技发展、体验航天文化。阿拉善左旗第六小学学生伊玉洁说:“现场看到‘神十八’的成功发射,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科学、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希望有一天能够像航天员一样,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航天梦”的种子正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而这些祖国的花朵正是中国未来航天事业的希望。

  茫茫戈壁、烨烨胡杨,静静诉说着内蒙古与中国航天事业60余载情缘,我们相信,这份缘还将在广袤的大漠戈壁续写出更多更新的美丽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影像力
习近平复信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
不懈奋斗,谱写时代华章
乐享假期
5月份我国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可能增多增强
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假日盛宴已开启 欢庆“五一”劳动节
神舟起落是吾乡
未来两个月内蒙古艺术 剧院有112项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