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每一份“手”护

范小宁,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消防员 ,一年365天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怀特乌勒斯 摄
张晓艳(左)、陈磊(右),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她们作为“临时妈妈”,要时刻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状况,用专业和青春守护着每一位宝宝的健康。本报记者 王鹏 摄
塔娜,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舞蹈演员,参加工作9年间,累计演出上千场,行程近10万公里,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本报记者 王磊 摄
鲁凤兰,中建三局内蒙古农业大学南区公寓楼项目钢筋工,从业8年,先后在宁夏、内蒙古等地参与多个项目建设。用双手为一幢幢高楼大厦编织起强健的“筋骨”。 本报记者 王磊 摄
白慧,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桥小学四年级八班班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本报记者 王磊 摄
银瑞霞,呼和浩特市一名环卫工人,无论严寒酷暑,守护城市街头巷尾洁净卫生。本报记者 马骏驰 摄
李源,呼和浩特机务段呼南运用车间电力机车司机,在岗工作11年,安全走行1358趟。本报记者 马骏驰 摄
更多精彩 扫一扫
  □本报记者  白雪

  寒来暑往,每一个清晨日落,或在工厂车间,或在园区楼宇,或在大街小巷,总有一双双勤劳的手在不停地忙碌着。有的手精细,温暖柔软守护着新生命;有的手粗糙,却身经百战撑起沉重的责任;有的手灵动,翻转飞舞专注授业解惑;有的手寻常,柴米油盐却殆无虚日……无论是怎样的一双手,它们无一不在创造社会财富,传递人间温暖,播种人类希望,推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

  “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用镜头定格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一双双勤劳的手,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致敬每一个靠自己双手去奋斗、去创造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致敬每一份“手”护!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影像力
致敬每一份“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