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持我区31个协作旗县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京蒙人社领域协作成果丰硕

  本报5月17日讯  (记者  梅刚)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签订以来,两地人社部门共开展交流互访活动172次,在加强劳务协作、支持就业创业、加强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在强化京蒙劳务协作方面,自治区人社厅与北京市人社局签订《京蒙省际家政服务劳务协作协议》,指导12个盟市人社部门与北京市东城区等8个人社部门分别签订《京蒙家政劳务协作协议》、31个重点帮扶旗县人社部门与北京市17个人社部门分别签订《京蒙劳务协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健全京蒙劳务协作机制,有效促进了我区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2022年以来,内蒙古通过与北京市建立常态化岗位信息共享对接机制,精准组织线上、线下京蒙协作专场招聘会25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7.76万个,帮助农村牧区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4.5万人次。

  在支持多渠道就业创业方面,充分利用北京市援助项目和资金优势,支持内蒙古31个协作旗县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截至3月底,共培育农牧民创业园和孵化基地15家,入驻实体789户;组织农村牧区劳动力技能培训8.05万人次;实现赴京就业8259人次。

  在强化人才智力支持方面,两次选派全国知名专家对内蒙古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招商、申报国家级产业园等方面给予业务指导,帮助产业园建设提档升级;每年赴北京举办高校引才专场招聘会,2023年引进北京市属高校毕业生49人;积极开展人社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合作,组织北京市博士后服务团赴兴安盟等地开展专家行服务活动;选派272名职业培训教师进京对口培训,提升了内蒙古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师资队伍能力水平。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伏凌涛表示,自治区人社部门将持续从加强就业服务协作、突出家政服务业劳务协作、促进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提高输出北京劳务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加强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人社领域京蒙协作帮扶走深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孙绍骋王莉霞会见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温枢刚
安全整治“件件落实到位”, 应急救援“事事心中有底”
赤峰“微笑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
关于对拟任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国际领先的新型稀土照明减蓝光技术进入应用
科技助残
京蒙人社领域协作成果丰硕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消防设施 管理办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
邢杰:为农民增收贡献技术力量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