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条腿”走路 蹚出集体增收“新路”

  □本报记者  石向军  实习记者  方圆

  讲述者:高玉贵(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店子镇北沙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

  北沙滩村是我的老家,自从2009年我回到家乡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如今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这些年,我始终坚持着一条工作原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村民做实实在在的事。

  北沙滩村地处兴和县南部,地势崎岖,耕地面积少。尽管村子的资源条件并不优越,不过我坚信,以创新谋发展,一定能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北沙滩村的发展道路。

  村子发展得如何,还要用事实说话。这些年,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按照“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在村里发展经济林和传统养殖业,每年能为全村带来200万元的收入;通过招商引资新建大蒜加工厂,让20个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与企业合办帮扶车间,解决了16个脱贫户的就业问题,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4.8万元;建设免烧砖厂,把当地的废弃矿渣做成环保砖,带动30名村民就业,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群众满意是我工作的最高目标。从我上任至今,带动80多个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增收了近109万元,村民年收入由人均不足1600元,提高到2万余元,翻了十几倍。这些年,我收到很多锦旗和感谢信,每当看到它们,我都感到底气十足,有信心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非金属矿物制品加工行业的技术人员。兴和县拥有丰富的高岭土和膨润土资源,大学毕业后,我返乡从事相关工作。这些年来,我始终坚持钻研专业知识。2016年,我参与研发的一项技术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让本地的膨润土能够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开发创新科技产品,注册8项国家级知识产权专利,让公司的产品附加值翻了几番。此外,我还组建团队研发陶瓷产品,每年为企业增加1000万元的销售额。

  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我始终想着带动更多乡亲致富。这些年,我成立的陶瓷劳模研发工作室,带动了30名脱贫人口就业,实现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工作室还被命名为“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

  今年年初,我入选了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名单。这份荣誉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以后,我要更加努力,让乡亲们能挣更多钱,让村集体经济更强,让村子更美,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要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法治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先锋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公益广告
“头雁”领航!内蒙古培育1628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内蒙古下达2.225亿元 专项资金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加减法”促进农村牧区 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
“多条腿”走路 蹚出集体增收“新路”
助农直播间带火了“家乡味”
“水利+气象”为农业 防灾减灾注入科技力量
一揽子政策保障乡村用地需求
区域公用品牌“加持” 农畜产品加速“出圈”
“村民说事”树新风 乡风文明促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