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羊蝎子

  □王宗

  羊蝎子,是一道有历史、有故事的美食。说起羊蝎子,绕不开吃货始祖苏东坡。苏东坡被贬岭南惠州期间,生活虽然窘迫,但对美食的追求一如既往,他给弟弟苏辙的信中有这样的话:“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大意是,惠州当地官方每天杀一只羊,苏东坡是被贬官员,羊的正经部位轮不上他吃,便私下嘱咐屠夫,给他留下没人要的羊脊骨。苏东坡将羊脊骨拿回家,先将其煮透,再浇上酒,撒少许盐,用火烘烤,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苏东坡终日在羊脊骨间摘剔碎肉,自称就像吃蟹(蝎)的感觉和味道。

  另一则故事与流行于北京的羊蝎子有渊源。康熙年间,科尔沁草原奈曼王爷有一次打猎回来路过王府后院,香气扑鼻。向随从打听,得知是新来的厨子正给下人们炖羊脊骨吃。禁不住香气的诱惑,奈曼王爷也试吃了一块,甚感味道鲜美,便将之前视为边角料的羊脊骨纳入府上的食谱,又在赴京时带入京城,使其在京城民间广为流传。因为羊脊骨的形状酷似一只蝎子,便起名“羊蝎子”。基于此,《奈曼旗文化志》认为,羊蝎子这道美食起源于通辽市奈曼旗。

  关于羊蝎子一南一北两则故事,虽然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但都讲述了同一个主题——羊蝎子的发展传承就是一道多民族、多地域美食融合的旅程。

  翻阅史书发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不同地区人民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间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南齐王肃投奔北魏政权,“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数年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

  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的积淀,两宋时期的吃货们对吃羊肉达到了嗜食的程度。据记载,宋仁宗时期,宫中食羊数量惊人,甚至达到一日宰杀300多只的程度,一年需用羊10万余只,尤其在宋仁宗去世时,朝廷为他筹办丧事竟将京师所有的羊都用尽了。

  不只是宫廷,宋代民间酒肆食店也售卖多种羊膳。据文献记载,南宋临安市肆售卖的肉食馍品多以羊肉为主,如羊头童鱼、盏蒸羊、羊炙焦、羊血粉、羊泡饭、美醋羊血、千里羊、羊蹄笋等。而在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上可见的羊馔就有蒸软羊、酒蒸羊、乳炊羊等20多种。由此可见,作为资深吃货的苏东坡被贬惠州,对羊肉的念念不忘就有了历史注解。

  到了元明清,随着民族融合走向纵深,彼时的羊肉、羊蝎子遍地开花、南北通吃。

  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有句名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那么,食羊的文化意义又在何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辉在其著的《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指出:“对古人而言,羊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古汉语中, ‘羊’通‘祥’,故而‘吉祥’多作‘吉羊’,羊自然成了吉祥的象征;‘羊’字状若举首观日,故通‘阳’,三只羊仰望太阳,谓之‘三羊(阳)开泰’;‘羊大则美’则是古人对于‘美’的最初理解。羊不仅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肉食资源之一,也承载着古人追求吉庆祥瑞的观念。”

  如今,在北京的羊蝎子饭馆,若食客问及羊蝎子食材的来处,来自祖国各地的店老板们回答几乎是一致的:“这是内蒙古大草原的羔羊!”若再问得细了,他们干脆炫耀般地说:“锡盟现杀羊,刚到!”

  这便是来自内蒙古的羊蝎子,味道鲜美,寓意吉祥,带着草原的芬芳,来到首都,福及四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实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社会
   第12版:公益广告
纸笸箩上描锦色
羊蝎子
保护传承发展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