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重磅发布,提出“加强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当前,包头市拟上市企业26家中,共有10家稀土企业,10月25日,天和磁材顺利通过上市注册。英思特稀磁本次成功上市,将极大坚定稀土产业链上其他深加工企业的上市信心,激励、推动众多优质稀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进一步夯实“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成效。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柱和基石,是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微观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两个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实施“天骏计划”,上市培育实现梯次推进。
2021年以来,全区新增8家企业上市,实现了境内、境外资本市场,上海、深圳、北京、香港证券交易所多点上市的全面突破。2024年自治区企业上市持续提速,“天骏计划”深入推进。1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1家企业通过证监会上市注册批复,2家企业上市在审,1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实现上市辅导企业零的突破。
梯次培育 企业上市连续4年不断档
10月16日上午,塞尔维亚社会党干部考察团刚刚参加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就来到位于和林格尔县的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参观,并对企业自主生产的各种传感器竖起了大拇指。
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纳米技术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的“蒙芯”是可应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实时在线监测的物联网超微功耗传感器芯片,已在呼和浩特市城市大脑等众多场景推广应用。
8月,内蒙古自治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2024年第二批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内蒙古共有113家企业进入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库。其中,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呼和浩特市科技型企业入选,数量较第一批入库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12家)增长83.3%。
近年来,内蒙古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企业上市,推出内蒙古企业上市“天骏计划”,促进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内蒙古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已形成了“企业主动、政府推动、机构带动、社会联动”和“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特别是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内蒙古正在培育并将涌现出更多的优质上市公司,将为服务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梯次培育重在政策引领。近年来,内蒙古先后出台《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施方案》(内政办发〔2021〕2号)《内蒙古自治区鼓励企业上市挂牌奖补办法》(内政办发〔2021〕38号),自治区党委金融办(上市办)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库管理实施方案》《自治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护航服务举措》《关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企业上市主办行协同服务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鼓励开展“一站式”办理企业上市合规性证明的通知》等文件,做好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顶层规划和服务举措。
梯次培育重在健全机制。围绕企业上市涉及的“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先后建立了企业上市厅际联席会议机制、推动企业上市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工作机制、企业首发上市会诊机制、证券机构服务盟市资本市场顾问机制、拟上市企业营商网络环境服务保障机制等多项工作机制,集合多方合力,服务保障企业上市进程。
梯次培育重在汇集筛选。内蒙古通过各盟市、自治区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企业自荐等多种渠道,汇集筛选上市后备企业,建立上市后备梯队。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库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纳入符合条件的上市后备企业。实施“千百工程”,推动开展千家企业上市培训、百家企业上市入库工作,全区共有113家企业进入重点上市后备梯队。
11月6日,内蒙古首单基础设施REITs——工银瑞信蒙能清洁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成功获得中国证监会基金注册批复,并将在深交所上市。
精准服务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按照“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部署要求,2月6日至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会同内蒙古证监局、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内蒙古水利厅、内蒙古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组成工作专班,共同走访调研上市公司,宣讲党中央、国务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方针政策,帮助解决上市公司经营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支持力度。
工作专班坚持问题导向、靠前服务,先后赴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公司、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走访调研。工作专班认真倾听企业诉求,直面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现场办公,为企业答疑解惑,做好专业政策解读,帮助企业梳理解决问题,鼓励企业聚焦主业,坚定经营发展信心,积极回报社会、回报投资者。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服务,推进企业上市进程。内蒙古建立重点企业上市工作台账,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靠前服务、重点推进。针对企业办理合规证明涉及到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情况,建立上市服务绿色通道,向全区推广“一站式”办理企业合规性证明的经验做法,简化企业合规证明办理流程,实现让企业“少跑腿”。邀请证券交易所专家实地调研,指导解决企业上市问题和障碍,企业上市进程进一步加快。
“天骏计划”实施以来,内蒙古积极为后备上市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上市方案,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更多内蒙古企业“走出去”。自治区政府还与沪深北交易所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沪深北交易所在内蒙古分别设立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共同举办资本市场服务月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组织证券交易所走进自治区,走访服务重点拟上市企业,实地指导解决企业上市障碍。
在精准服务下,上市企业于变局中开新局,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包钢钢铁研究院冶轧中试基地,科研人员忙着进行新一代稀土钢型号中试试验研究。
“通过精准服务,企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转型升级。这是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钢铁企业实现‘借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包钢股份董事长张昭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公司打造的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果卓越;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主营业务,产能近期将充分释放,打造一流天然碱生产企业;伊泰B股回报投资者能力强,上市以来分红252亿元,是IPO融资的50倍。
“今年,我们联合自治区工信厅、商务厅、农牧厅、科技厅下发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关培训的通知。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内蒙古证监局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合力,立足于解决制约上市公司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汇聚形成服务合力,共同推动内蒙古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提振市场信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驱动 为资本市场注入新动能
6月30日,中国证监会复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同意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股交中心)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培育企业上市试点(以下简称试点),股交中心成为该业务领域的全国首家试点单位。
试点的获批是中国证监会对于内蒙古“天骏计划”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时期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有益实践。
“试点将深度推进自治区‘天骏计划’,以股交中心为核心,通过整合更高层次资本市场优质服务、地方政府政策和各类金融资源,补足我区企业高水平系统培育的短板,提升我区重点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质量。”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重视科技创新,越要跳出老套路,敢于打破常规,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今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将科技创新置于重要位置。
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在资本市场开拓中,内蒙古以金融创新为驱动,不断打通实体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
6月2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呼和浩特市委金融办、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承办的“共谋合作 共享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活动第二期——“深交所走进和林格尔新区”专题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及投资机构负责人和专家,深入和林格尔新区城市大脑及数字化展示中心、北京匠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基地、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内蒙古显鸿科技SMT贴片生产基地、超聚变服务器北方生产基地、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智算中心、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中心7家企业参观调研。
8月1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联合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农业银行共同举办的内蒙古资本市场服务月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正式启动。服务月活动包括沪深北交易所专家走访12盟市,为千户规上企业开展资本市场专题培训、内蒙古自治区“区域性股权市场培育企业上市试点”启动、“天骏易贷”发布、创新试点合作签约、“一企一策”推进企业上市辅导等。
8月30日,呼和浩特市委金融办牵头筹办“资本汇聚青城乘风而起 赋能低空经济蓄势腾飞”专题活动,以引导金融资本支持首府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此次专题活动在深圳交易所、中国民航大学、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天津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的大力支持下,邀请到24家国内优秀的投资机构、证券公司参加,与区内外20余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共商合作、共洽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创新推动资本市场与呼和浩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绿色算力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吸引绿色算力产业上下游企业来呼展业、投资兴业。同时,我们着力培育优质企业上市。推进企业上市‘天骏计划’,孵化30家后备上市企业,重点培育5家辅导期企业,组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牵头研究设立13亿元规模的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制定《呼和浩特市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实施方案》,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呼和浩特市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持之以恒抓发展,一以贯之抓创新。今年以来,包头市邀请北交所、股交中心专家赴北方安防、孚海新材料、中天宏远、英华融泰、一机宏远调研,现场解答企业在股改、关联交易、穿透审核、现场检查中遇到的实操性问题。组织企业上市服务联盟部分成员深入路易精普检测科技公司、诚钢管道科技公司等17家企业调研走访,筛选上市后备企业。邀请股交中心组织“IPO智库专家”深入包头市部分重点拟上市企业和拟入库企业调研走访,“把脉会诊”推进企业上市进程。
截至2024年11月22日,包头市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980.73亿元,占全区境内上市企业总市值的27.6%。另有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占全区4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29.3%。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借助资本市场推进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自治区党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说,“要充分发挥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孵化培育功能,落实好‘千百工程’,实施千户企业上市培训、百家企业入库培育,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提升资本市场软环境,营造资本市场良好氛围,助力内蒙古资本市场向好向新发展。”
(本版文图均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