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作为思政工作的主力军,全面参与“三全育人”工作,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生动实践。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思想政治引领,紧密围绕“三全育人”的战略路径,强化团组织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推动五育融合,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共青团聚焦学生现实需求,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就业指导等活动,满足青年多元需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贡献了青春力量。
思政引领 立德树人蓄势赋能
德者,本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为根本,“树人”为核心,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道德。使用恰当的教育手段与方法来培育人、发展人、改变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立德树人,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长为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品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道德规范,更是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立德树人,就是要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使其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新时代建设者。品德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道德修养,还影响其知识技能的运用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在立德树人启新程的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诚信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品德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保障。通过持续不断的品德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公民,他们将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促进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引领着人们共同追求美好未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积极响应“立德树人启新程”的号召,将品德教育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核心,全面参与其中,发挥思政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在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中,致力于营造一个全方位的品德教育环境,并将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力量。同时,共青团还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通过主题团日活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为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合力 “三全育人”落地见效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立体、深入的育人体系。全员育人强调教育工作者、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育人合力;全程育人则贯穿于学生的成长全过程,从小学到大学,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全方位育人则要求教育覆盖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在实践中,“三全育人”要求打破传统教育的界限,通过多元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教育体验,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
在“三全育人”的实践中,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体现在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以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上。面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家庭教育环境的差异等挑战时,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确保“三全育人”理念能够真正落地生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持续优化 协同育人共创未来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青团在“三全育人”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在思政工作中,共青团作为主力军的作用尤为突出,一方面,共青团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讲座、研讨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活动不仅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形式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共青团在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通过日常的交流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堪当重任的接班人。
202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学院特色,打通“三全育人”各个环节,聚焦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广搭平台、五育并举,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育人实效。
202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深刻领会并运用了“三全育人”思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育人实效。通过持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青团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团委组织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素养,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随着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更加贴近青年,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持续优化团属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巩固了网络宣传优势,还扩大了覆盖面,公众号平台的活跃数据——阅读总数、访问量、关注人数和点赞量,以及多样化的原创内容,都反映了青年对这类教育形式的积极响应。同时,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和视频号、抖音号,融合了团内外新媒体资源,制作了多部原创视频,这些内容不仅紧跟时代发展,也符合当代青年的兴趣和特点,有效深化了青少年的认同感,释放了青春的正能量。再者,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确保了育人工作的正确方向。团委领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党建带团建,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成为党的后备军,更在团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中提升了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团干部队伍的建设,确保了团组织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学生会改革成果的巩固,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和服务中锻炼了领导能力和服务意识;社团工作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兴趣的平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推进和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的落实,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增强了竞争力。这些社会实践成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育人工作的目标。
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科技创新等领域设计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技巧。这种全方位的能力提升,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展现出更加全面的个人素质。
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深入基层,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这种亲身体验使得学生更加理解社会,关心他人,从而激发出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让学生在个人行为上更加注重道德规范,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树立了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当今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实践经验成为企业招聘的重要考量因素。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积累工作经验,了解行业动态,掌握职业技能,为他们的求职增添筹码。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立德树人启新程的进程中,将社会实践融入立德树人,不断提升社会实践中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软实力,强化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董智勇 赛音朝格图 邹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