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内蒙古科技3项指标增速进入全国前10

  本报2月13日讯  (记者  白莲)记者从2月12日召开的2025年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内蒙古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全国排名提升4位,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产业创新指标增速均进入全国前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增长率居全国首位。全区财政科技支出86.47亿元,同比增长20%。

  一年来,全区科技系统凝心聚力、大胆突围,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通过实施科技“突围”工程,部署36项重点任务,集聚11位院士、百余家创新主体承担攻关任务,成功研制一批填补行业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线,科技“突围”工程引才聚智、牵引全社会创新的效应初步显现。呼和浩特、包头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分别提升9位、7位,包头稀土高新区跻身全国前70强,连续6年实现争先进位。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活跃度、可持续发展指数均列全国第三位,区域创新集聚效应凸显。

  加快实施“双倍增双提升”行动,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391家,同比增长33.6%。■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全球最大容量构网型储能样机成功运行,全国首台“零碳排放”重型矿用卡车、首套煤矿5G智能控制终端、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在内蒙古投入使用,生态风险预警、单原子催化、超高径向弹性气凝胶纤维合成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成果,基础研究项目成果中52%的高水平论文被SCI、EI、ISIP等三大权威检索收录。

  2024年,4名科技人才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2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2人入选“长江学者”、1人入选国家“杰青”、1人获评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并入选2024年“科学中国人”“年度科技人物”“影响力科学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公益广告
赤峰: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
全区组织部长会议召开
内蒙古精心编撰17册《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大型充电宝存住好“风光”
学习非遗插花
我区4个作品获评公共机构节能主题优秀剧本和故事
自治区首个县域乡村振兴联名卡已发行821张
巴彦淖尔市助力企业节后尽快复工复产
亚冬会冬季两项男子4×7.5公里接力赛中国队摘铜
呼和浩特着力打造“六个区域中心”
内蒙古科技3项指标增速进入全国前10
自治区“高效办成一件事” 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