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引领,增强自信,做好大学生就业“引航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自治区团委聚焦重点群体,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企业座谈等形式,梳理区内大学生就业意向、职业规划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通过调查掌握我区部分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上的迷茫、不解和矛盾。针对这种现状,自治区团委按照引领示范、盟市高校联动推动的工作机制,开展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将就业领域优秀青年代表及国内各行业知名青年创业导师请到高校、请到团支部,通过宣讲、互动、访谈等形式分享他们在择业道路上的经历与经验,帮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引导大学生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树立理性平实的择业观、就业观。2024年,自治区团委带动全区各级团组织通过开展主题团课、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开展线下“就业引航计划”“青年榜样说”系列宣讲活动,覆盖全区高校学生超8万人。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生韩百舸说:“一直很想创业,但是没有方向、没有办法,听完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北疆青创故事汇’讲座后我有了信心和力量,要先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找机会锻炼自己,多参加实践活动,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强化实践,提升本领,让青年学子爱上内蒙古
自治区团委围绕青年择业难、就业难的问题,连续两年组织青年学子大规模实习,开展内蒙古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让大学生能够利用寒暑假时间走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岗位上,为他们提供走向社会的“软着陆”,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适合自身的择业方向,减少职业生涯选择的难题。截至2024年底,通过“扬帆计划”实习平台发布6万余个实习岗位,帮助1.9万名大学生在实践中明确了职业方向。“参与能源项目调研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能源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走进黄白茨电站,我亲眼看到新型RTO的运作,更加理解了新能源开发利用对能源转型的关键作用。在能源局实习期间,团委的悉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他们不仅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还组织了专题讲座和实地考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能源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这段经历激励我未来要为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代梦遥说。
强化服务,畅通渠道,多措并举解决就业难题
在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共青团积极动员全区团组织募集岗位,开展就业招聘会,带动全区各级团组织发布15万个就业岗位,为青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创新推出“内蒙古青年就业服务平台”,开发专属就业小程序,为青年打造一站式职业服务平台。该平台不仅整合了最新的就业政策、岗位信息和技能培训资源,还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帮助青年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让数据“多跑路”,让青年“少跑腿”。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自治区团委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支持体系,引领自治区青年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2024年,平台注册企业超过4900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同时,通过强化京蒙协作召开人才交流会、推介会等,为推动各类人才留蒙、兴蒙搭建平台,营造良好氛围。实施内蒙古共青团促进大学生留蒙就业“百日攻关”行动、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帮助1601名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找到了工作。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生张玥通过“内蒙古青年就业服务平台”小程序投递了简历,当天下午就收到了当地一家新能源企业的面试邀约。从初试到终面,张玥仅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流程,并在第5天正式收到了录用通知。张玥说,能够在家乡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既实现了个人价值,又能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非常开心。她特别感谢团委开发的小程序,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还通过智能匹配功能帮助她精准对接合适的企业,大大提升了求职效率。
下一步,自治区团委将继续围绕就业促进行动,聚焦大学生及青年创业者成长发展全周期需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以“绣花功夫”做实做细就业服务,让广大青年在北疆沃土挺膺担当,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