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蒙草生态创始人、科研总负责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这些工作部署让我备受鼓舞。
作为一直从事草种业研发的人员,我要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写”在草原上、“种”进土壤里,大力弘扬、践行好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加大科技治沙力度,用科技破解“卡脖子”难题。
草种选育方面要破解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智能育种、良种繁育等关键技术;生态修复方面要在草原修复及功能提升、光伏治沙等方面提质增效,饲草方面则要从高效生产利用、草产品多元化等方面发力,科学规划、紧抓快干,以实际行动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一份力量。
(文/图 本报记者 宋爽 马建兵)
闫宏光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新能源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也为能源企业明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全区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全国的生态安全。作为自治区直属大型能源企业,我们抢抓机遇、挺膺担当,把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当作头等大事,积极探索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耦合发展的创新开发模式,有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我们还围绕“新”字做文章,追“新”逐“绿”,将新能源作为产业核心,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贡献力量。(文/图 本报记者 郝佳丽 马建兵)
路全忠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需明确建设的重点任务、目标和考核评估指标,指导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建立和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河流、湿地和荒漠等生态系统。
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生态用水,避免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造成二次破坏;建立健全多元投资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展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来源;建立生态保护红线补偿机制,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整合相关科技资源,强化生态保护中的科技支撑。
(文/图 本报记者 杨柳 王鹏)
赵吉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内蒙古区委会主委
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加强生态建设的工作任务和推进举措,其中提出要“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近年来,内蒙古在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我认为一是要坚持科学治沙,遵循沙漠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充分利用黄河凌汛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乔灌草适地配置,实施沙区生态修复、林草锁边项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二是要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产业化,实施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发挥“沙戈荒”光热资源优势,促进沙区生态产业与清洁能源产业融合,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协同,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
(文/图 本报记者 安寅东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