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内蒙古开发储备18个CCER造林碳汇项目

  本报3月19日讯 (记者  霍晓庆)2024年1月,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新启动。一年多来,内蒙古抓住机遇,积极开发储备CCER林业碳汇项目,不断推动林业生态价值转化。截至目前,全区开发储备CCER造林碳汇项目18个,其中5个项目已挂网公示,林业碳汇公示项目数与江西省并列全国第一位。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区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四位,是名副其实的超级“碳库”,发展碳汇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2024年8月,自治区林草局公布内蒙古森林草原湿地碳汇“家底”,以2022年为基准年,全区林草湿年碳储量105.38亿吨、年碳汇量1.1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分居全国第二、第一位。其中,CCER碳汇项目可开发年碳汇量约为236万吨,林草碳普惠可开发年碳汇量约为1800万吨。碳汇“家底”的公布,为林草碳汇项目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

  “全区开发储备的18个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面积约216万亩,预估首期签发碳汇量112万吨。”自治区林草局碳汇局副局长张亮介绍,2024年,自治区林草局指导兴安盟全域推进CCER碳汇项目,实现协议交易582万元。推动蒙能集团与森工集团、包头市、通辽市签署交易协议,合同总额2100万元。

  在做精CCER项目的同时,内蒙古积极做活地方产品,继2023年指导包头市开发内蒙古首笔林草数字碳票后,2024年,指导伊金霍洛旗制发我区首张“县级林业碳票”,包头、鄂尔多斯实现碳票交易73.5万元。

  2025年,内蒙古将探索打造“北疆绿碳”碳汇品牌,不断拓展林草碳汇应用场景,力争多途径实现碳汇价值5000万元,推进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理应如此
   第08版:出彩
把防火共识“种”进心里
宝贝河的“新生”
我区启动森林草原火灾 隐患动态清零专项行动
内蒙古建立35个河湖库 联防联控联治协同机制
让流域治理稳步向好
内蒙古开发储备18个CCER造林碳汇项目
国内首款室内牧草 高通量表型平台投用
把好治沙项目质量关
巴尔虎草原的灵动身影
包头前两月3项空气 指标创历史同期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