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多管齐下提升娃娃国通语表达能力

  □本报记者  李雪瑶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月20日,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蒙古族幼儿园,琪琴小朋友声音洪亮,一字一句地朗诵着古诗《绝句》。朗诵开始前,教师会对诗句进行讲解和朗诵示范,让孩子们能感受到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对‘蒙以养正·多彩梦’园本课程中语言领域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在小班进行儿歌、童谣学习,中班侧重于简短的故事讲述和对话练习,大班则开展诗歌朗诵、看图讲述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克什克腾旗经棚蒙古族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乌日罕说。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是日常教学活动中,经棚蒙古族幼儿园的教师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保育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该幼儿园积极为孩子们创设自然渗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机会和环境。在进行科学活动“认识植物”时,教师会引导孩子们用国通语描述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在开展艺术活动绘画“我的家”中,教师鼓励孩子们用完整的句子介绍自己的画作,分享家庭生活的点滴。

  “这种渗透式教学,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情境中自然地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乌日罕说。

  良好的环境对孩子们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至关重要。经棚蒙古族幼儿园在园内张贴国通语标语、儿歌海报等,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024年以来,经棚蒙古族幼儿园还利用晨间广播,开设“童语同音”幼儿小广播500余场次;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童语同音”绘本故事分享活动20余次;开展“小小播报员”“故事大王”等活动1000余次,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如何提高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能力?经棚蒙古族幼儿园每个月组织4次教师专业培训,每个星期组织2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示范课观摩活动,助力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我们还注重家庭语言环境的建设,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微信群,指导家长在家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孩子交流,并向家长推荐亲子共读、亲子游戏等内容,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中来。”乌日罕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助力“节水行动”——“委员说节水”界别活动举行
古韵新姿九原城
京蒙两地深化民族工作领域交流合作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内蒙古频道
“京蒙同心·共铸华魂”研学行动在京启动
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在呼和浩特开赛
额尔敦达来代表:让政策春风温暖百姓心田
多管齐下提升娃娃国通语表达能力
内蒙古构建起立体化黄河防凌战线
蒙西电网新能源单日发电量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