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守望相助呵护生命之源 团结奋斗开展节水行动

——写在202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节水喷灌设备。
工业水处理系统。
中水拦蓄工程。
节水技术。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生效友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也同步开启。我区开展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实施节水行动  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我区水资源匮乏,发展受制于水、受困于水,抓好节水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把节水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作出在全区开展节水行动的重大部署,一场节水攻坚战在北疆大地全面打响。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节水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守望相助呵护生命之源,团结奋斗开展节水行动,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支撑和保障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切实增强推进节水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治水事业,就治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代治水工作提供根本遵循。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时强调:“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不能搞大水漫灌。”

  水对内蒙古而言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打好“三北”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对水资源的需求会进一步增长,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们躲不开、绕不过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破解水资源对发展的制约,短期内无法增加用水总量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节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切实把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责任落到实处,高质量推动节水工作,向节约用水要空间、向集约用水要发展,以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节水行动,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见行见效

  自治区水利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盟市坚持“管生产必须管节水、管行业必须管节水、管城乡必须管节水”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协同配合,推动节水行动任务落地落实。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分行业确定节水指标,分盟市确定节水目标,各盟市将节水目标任务分解到旗县,落实到具体行业和用水单元,加强监测监管,确保目标实现。对于取用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用水总量管控指标、地下水管理单元指标不合格的地区,除特殊情形外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取用水。

  突出抓好农业节水。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0万亩以上。加快推进河套、磴口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增农业节水能力2.5亿立方米。深入解决“大水漫灌”问题,河套灌区秋浇耗水量控制在10亿立方米左右。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增改革面积1000万亩以上。

  加快推进工业节水。推动既有火电企业节水改造升级,推动煤制油气、石油开采和炼制行业实施再生水置换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作,新增节水能力200万立方米以上。在钢铁、有色、化工等领域,推动完成管网改造、工艺升级、设备更新等节水技术改造项目22个,新增节水213万立方米。

  促进城乡节约用水。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推动包头市、赤峰市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城市建设。巩固提升包头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效,推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乌海市5座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呼和浩特市完成国家海绵示范城市建设。

  积极推进生态节水。坚持以水定绿,统筹推进水源涵养、国土绿化、防沙治沙、湿地修复等绿化措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科学恢复林草植被。推进国土绿化节水,优先选用节水耐旱型树种草种,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城市园林绿化优先使用再生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严控水面景观用水。

  强化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水源置换、种植结构调整、旱作雨养等措施,持续做好地下水超采区巩固治理,确保呼和浩特市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通辽市科尔沁区3个大型超采区达到采补平衡。扎实推进西辽河流域和鄂尔多斯台地等重点区域超载综合治理,到2025年底累计压减超采水量3.3亿立方米以上。  

  着力用好非常规水。加快推进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改造。加大再生水配置管网建设力度,在工业、景观环境、城市杂用、城市绿化等领域优先配置使用再生水,力争黄河流域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提升矿井水综合利用水平,到2025年底力争全区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其中黄河流域达到70%以上。

  激发节水市场活力。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加快推进内蒙古黄河干流水权盟市间转让二期工程建设。严格执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要求。聚焦农牧业、工业、城镇生活节水以及节水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强节水科技研发创新,围绕行业节水技术难点,加快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创新突破。

  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推动节水事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节水工作,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快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科学灌溉制度体系方面,加强农业节水基础研究,制定适宜本地区的农业用水定额标准。用水计量监测体系方面,完善大中型灌区渠首、用水管理分界断面等计量监测设备,提高井灌区“以电折水”计量精度。农业水价政策体系方面,推动构建地下水水价高于地表水的价格体系,区别作物用水类型探索实行分类水价。节水市场制度体系方面,合理分配灌溉用水户用水权,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农业用水权市场化交易。节水技术及服务体系方面,培育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水务合作社、农民用水协会等参与农业节水服务。

  建立健全工业节水减排制度政策体系。定额管理体系方面,根据工业门类、工艺流程,分类制定用水定额,严控高耗水服务业和特种行业用水。精准计量体系方面,加强工业用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加快建立用水全过程精准计量体系。循环利用体系方面,加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支持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分流管网、污水集中处理、再生水回用等基础设施建设。用水权交易体系方面,完善用水权交易制度政策,健全用水权交易平台,支持合法用水户将自主节水量进行水权交易。节水产业发展体系方面,推动出台《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具体举措》,健全节水产业发展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城镇节水降损制度政策体系。水预算管理体系方面,探索建立城镇水预算管理制度,及时总结乌海市国家级水预算管理试点经验,适时完善推广。水价水资源税管理体系方面,严格执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要求,完善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农村牧区探索实行村口总量控制、按户定额管理、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合同节水管理体系方面,创新节水管理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和“节水贷”融资服务工作。再生水利用管理体系方面,出台再生水综合利用若干措施,加快典型地区再生水配置利用试点建设。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方面,持续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国情区情水情教育和节水宣传,引导公众共同践行《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营造全社会惜水爱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守望相助呵护生命之源 团结奋斗开展节水行动
节水优先 奋力推进全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