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紧邻科尔沁沙地南缘,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沙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沙包子会打滚,沙坨子会伸腿”,沙埋农田、房屋是常态,农业生产处于“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的境况之中,牧业生产陷入了“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窘境。
面对这种困境,敖汉旗始终秉持“生态立旗”之志,发挥“愚公移山”之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从三北防护林建设到京津风沙源治理,再到如今的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一代代治沙人用双手筑起绿色长城。如今,全旗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不足10%提升至现在的44%,曾经的“不毛之地”嬗变为“全球环境500佳”。
治沙不仅关乎生态,更需兼顾民生。敖汉旗将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科学治沙等新模式融入攻坚行动。光伏板下种植耐阴作物,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固沙”;依托治沙路建设网格化沙障,形成“路通沙止”的屏障。与此同时,推广以工代赈机制,带动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既增绿又增收。
“敖汉旗已全面启动工程固沙作业,我们采用‘工程固沙+生物固本’模式,在具体战术上,因地制宜对流动沙区采取‘先固后绿’策略,用沙障稳住沙丘再栽植耐旱乡土树种;在立地条件较好区域,则成片推进樟子松、沙地柏等常绿树种的栽植。”敖汉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旭东说。
据了解,2025年敖汉旗计划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8万亩,其中“工程固沙+灌木造林”2.4万亩,榆树、山杏等乔木造林0.4万亩。(陈冬冬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