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数字化让文学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马芳

  “非常惊喜,数字展厅给我带来了全新体验,让我对内蒙古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文学变得接地气、有温度,让读者触手可及。”近日,参观完内蒙古文学馆数字展厅后,呼和浩特市民吕建军说。

  内蒙古文学馆数字展厅于2024年12月23日正式开放,是内蒙古文学馆首个文学类数字展厅。整个展厅采用大模型、大数据、AIGC等前沿交互技术,打造了一个常看常新的文学空间。同时,数字展厅实现了与浙江文学馆的数字联动,这是全国范围内的省级文学馆首次实现数字联动。

  据了解,数字展厅的运行打破传统文学展陈,结合AI智能数字化的科技手段,让观众以全新的角度感受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学力量,旨在通过建立文学资料数据库、跨省文学数据联通、一键式搜索平台、AI文学官等数字化形式,梳理内蒙古文学脉络、推介内蒙古名家名作、助推内蒙古书香社会建设,实现提升内蒙古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文学互动性的效果。

  走进内蒙古文学馆二楼,记者看到数字展厅分为内蒙古文学数字长卷、内蒙古文学数字地图、数字临展、AI文学官4部分,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内蒙古文学的历史脉络与当代成就。

  据介绍,内蒙古文学数字长卷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志·文学艺术志》,提取出内蒙古从1921年至今的约400件文学大事,每件文学大事,观众都可以点击浏览;内蒙古文学数字地图地域性展示了内蒙古的优秀作家、优秀作品和文学活动;数字临展部分将内蒙古文学馆历次举办过的主题展览以数字采集的方式再次呈现;作为内蒙古文学的“百晓生”,AI文学官苏若雅可以24小时回答观众问题,她的大脑运用了现在最前沿的大模型技术。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展项是数字展厅的一大亮点,这是全国第一个展示全部骏马奖获奖情况的数字展项。展项分成全部作品、民族共融、内蒙古作者3个板块,从不同维度多方面展示历届骏马奖的获奖情况。在这个展项,观众可以看到从第一届至第十三届获得骏马奖的作者和作品的具体介绍。“内蒙古作者”板块,为观众展示了所有骏马奖获奖内蒙古作者翻译者的照片、简介和获奖作品介绍或选段,同时还有搜索功能,观众可以随意查找想要了解的作家和作品。

  内蒙古文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抓住全国文学馆联盟数字化建设的契机,通过打造数字展厅实现展陈与观众之间的零距离互动,让展览的文学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积极发挥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悦读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公益广告
“智慧医保” 开启便民服务新模式
数字化让文学触手可及
内蒙古残疾人如何申领 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看这里!
关爱银龄生活 守护幸福晚年
生命在奉献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