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坚持站位更高、格局更大,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方面都理直气壮抓党建,大力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
●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关键是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为重点,突破条块、隶属等因素限制,通过党的活动和党建工作,实现党组织间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
●做到“党建引领”,必须牢固树立党建先行的理念,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把党建工作前抓一步、深抓一层,推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向中心工作聚焦,向全局任务聚力
□李炯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贯彻落实这些要求,就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坚持站位更高、格局更大,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方面都理直气壮抓党建,大力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全领域统筹、全覆盖推进、全方位引领的大党建新格局。
推进党建融合必须深化思想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校、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我们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时代命题。从时代发展看,一方面,现在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这些组织的形成和建立并不都是以党组织的建立和存在为前提的,造成了党组织覆盖的空白,这个空白如果党的组织不去占领,就会被其他组织占领。另一方面,目前各领域基层组织还存在着条块分割、单打独斗的现象,党组织设置出现重叠、交错,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不明显。这都要求我们要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通过融合共享,铺建一张覆盖各个领域的党建网络。从形势任务看,去年中央和自治区相继召开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都提到要更加注重全面统筹、系统推进、开放融合、整体效应,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等。这些部署要求,为我们推进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从实践基础看,近年来各地区都围绕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通过建立党建联合体、党建联盟、党建共同体等方式,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互联互动、融合发展,融合党建在基层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有益经验。
推进党建融合必须明确方法路径
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关键是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为重点,突破条块、隶属等因素限制,采取“支部+支部”“党委+支部”“党委+党委”等方式组建党建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党的活动和党建工作,实现党组织间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打造出在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上得以整体增强的党建联合体,来引领产业链上各种要素的联动、工作链上各个单位的互促、服务链上各类资源的共享,达到1+1>2的效果。一是组织联接。这是融合党建的基本前提。要按照不分门别类、不划线设界、不强行结对、不固化模式的原则,跨组织、跨领域、跨行业建立党建联合体,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干部交叉任职、健全工作制度等措施,切实把有共同愿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党组织连接在一起。二是党建先行。这是融合党建的关键一招。要坚持先抓党建规范、再谋共同发展,探索开展各类党组织和党员“联建共管”,实现组织联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服务共推、工作互促,真正形成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党建联合体。三是互利共赢。这是融合党建的有效支撑。要找到各方利益、感情、价值的共同点,进行资源重构,建立健全共同的需求清单、项目清单、问题清单,以党建链为纽带撬动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同向用力、同时发力,统筹解决各自实际需求和难题,最终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发展共赢。以如何实现党建链与产业链同延伸相匹配为例,首先是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产业强村、发展弱村党组织为纽带,按照产业相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带动的原则,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企联建、村社共建、村村联建等多种形式,建立党建链,实现党组织从孤立分散走向联动链接。然后通过共同开展党组织活动和党建工作,形成一个融合的党建联合体,真正让各个党组织“融”为一体。再通过党建联合体发挥党建引领的强大动能,将分散的产业联结起来,将分散的农牧户组织起来,领导和帮助他们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产业发展优势和企业管理优势,吸引更多分散的各类组织和产业聚为一体,实现党建链与产业链同步延伸,组织活动与经济活动同步开展,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总的来看,推进过程就是一个从“相加”到“相融”再到“引领”最终到“共同发展”的递进,党建的“聚合”效应和“外溢”效应不断扩大。
推进党建融合必须坚持党建引领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领导一切,关键是看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在各个基层党支部是否得以体现,要看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即党建工作是否引领着各方面的工作,是否实现了“党建引领”。做到“党建引领”,必须牢固树立党建先行的理念,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把党建工作前抓一步、深抓一层,推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向中心工作聚焦,向全局任务聚力,从而实现基层党组织从单兵突进向整体提升转变,实现党建工作由单打独斗向深度融合转变,真正让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基层、实到支部、向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指基层党组织在政治、组织、行动、队伍、能力、机制等对其他组织的引领。具体地讲,政治引领,就是管根本、管方向的引领,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使各项事业、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组织引领,就是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扩大有效覆盖、创新设置方式、激发支部活力,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把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党组织成为凝聚各类组织的核心,让各类组织成为党组织的左膀右臂。行动引领,就是以党组织的“一马当先”引领各类组织“万马奔腾”,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始终冲在重点工作第一线、干事创业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宗旨,体现党的意志和要求,当好组织发动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队伍引领,就是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有理想、更有力量、更有干劲,充分释放“头雁效应”,实现人群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更多的能人志士集聚到党的周围。能力引领,就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各类矛盾、促进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能力优势,帮助各类组织和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让“没出路、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深入人心。机制引领,就是大力推进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制度化,使党建制度与基层治理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有机衔接、良性互动,让党建引领有抓手、好操作、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