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水平

  【核心提示】

  ●在向北开放过程中找准和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的新发力点、新结合点,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

  ●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对接机制,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更多民众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受益广的民生项目,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互利共赢的民生合作成果,助推“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黄占兵

  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要坚定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必须肩负起、履行好服务国家经略周边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政治责任。新形势下,内蒙古提升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水平,就要锚定“硬连通”“软连通”“心连通”目标,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打造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和沿边开放重要支点。

  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事关内蒙古向北开放全局,其本质是为实现各类资源要素流通更加顺畅、资源要素配置更加优化、资源要素利用更加集约提供载体和物质保障,从而加强与蒙古国、俄罗斯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

  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在向北开放过程中找准和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的新发力点、新结合点,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全面增强面向国内、联通蒙俄、通达欧洲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枢纽功能。一是要全力配合国家推动二连浩特至乌兰巴托至乌兰乌德中线铁路升级改造,推进甘其毛都至嘎顺苏海图至塔本陶勒盖等跨境公路建设,推进甘其毛都至嘎顺苏海图、策克至西伯库伦、珠恩嘎达布其至毕其格图等铁路口岸建设,完善集二线、集通线等境内铁路网络。二是要配合国家推动中蒙、中俄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和中蒙跨境公路、中蒙界河大桥建设,完善连接口岸和沿边地区的公路网络。三是要加快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步伐,扩建满洲里国际机场,支持乌兰察布、通辽机场口岸开放,建设呼和浩特等国际航空港物流园区和呼和浩特等国际航空快件中心。推动三方空中航行服务互联互通,增开、加密至蒙俄主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开通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四是要加强面向腹地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枢纽节点建设,集中力量打造重点货物集疏中心,促进资源转化园区提档升级,构建形成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五是要积极开展跨境输电线路建设,完善边境地区电网,探索中蒙电力多点联网,开展二连浩特等地与蒙古国毗邻地区风光电场等项目合作试点。六是要加强呼和浩特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呼和浩特国际互联网转接点、国际数据专线等建设,推动中蒙、中俄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建设。深化三方数字领域合作,发展“丝路电商”,设立企业海外数据中心,积极为蒙古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提供基础云服务。

  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我国正在由过去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的“硬联通”向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并重转变。“政通”才能“人和”。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确定的“五通”之首。“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政治特点、发展方式和文化传统等各不相同,实现联动发展首先在于政策沟通。在某种程度上,规则标准对接这个“软联通”比“硬联通”更重要、更持久。

  深化政治互信,发挥政策沟通的引领和催化作用。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对接机制,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在向北开放过程中找准和提升基础设施、对外贸易、资金结算等领域的规则标准“软联通”的新发力点、新结合点,确保与蒙俄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战略、规划、政策上协同。一是要健全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在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与蒙古国、俄罗斯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合作,加强学术和研究机构、民间社会组织以及非常重要的地区商务理事会之间的对话。二是要健全通关合作机制。落实《关于中蒙俄边境口岸发展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积极开展中蒙、中俄间货运现场共用监管场所、共用监管设备统筹共建和共享共用,加快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推动三国海关扩大商品品类监管结果互认。三是要完善检验检疫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中蒙俄动植物疫情疫病信息定期会晤通报和联防联控机制,与蒙俄开展食品检测技术交流培训,深化与蒙俄动植物疫情疫病防疫技术的交流合作。四是要建立中蒙俄标准化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三方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领域管理机构合作,加快推进市场认证和检测结果互认,建立中蒙俄标准化人才联合培训培养、交流合作机制。五是要按照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3.0版的部署和要求,与国际规则有效衔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把人文领域“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领域的广泛交流通民心、达民意、汇民情,突出理念认同、利益契合和感情友好,体现社会性、民意性和文化性,是国际交往的社会根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展以来,民心相通以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为宗旨,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在推动“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地区增进信任、促进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深化人文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要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加强抗疫国际合作,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实施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是具有根本性、富于挑战性、更高层次上的互联互通。在向北开放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包容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更多民众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受益广的民生项目,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互利共赢的民生合作成果,助推“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一是要推动教育合作取得新进展,扩大与蒙古国、俄罗斯高等院校联合培训和办学范围,推动中蒙基础教育学历互认,优化留学生专业结构、学历层次,提升留学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二是要创新旅游合作新模式,强化中蒙、中俄跨境旅游政策支撑,提高出入境便利化水平,完善跨境旅游合作基础设施,提升跨境旅游合作层次,推动中蒙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三是要深化科技合作,提升中国-蒙古生物高分子应用联合实验室综合效能,加强中蒙、中俄科技联合攻关和人才联合培养,开展农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合作,鼓励科技型企业在蒙古国、俄罗斯创新创业。四是要开展医疗卫生合作,构建中蒙俄医疗合作新平台,积极在蒙俄设立中蒙俄合作院分院,建设中蒙俄远程会诊平台,强化疫情防控交流合作,推动蒙医药“走出去”。五是要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拓宽中蒙、中俄文化交流渠道,加强三方文学作品创作与交流,打造三国媒体合作新平台,继续发挥好中蒙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机制的作用。六是要拓展智库合作空间,充分发挥中蒙俄智库联盟合作平台作用,推动三方智库合作全面对接,积极与在蒙古国、俄罗斯设立的其他国家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鄂尔多斯
   第08版:包头
提升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水平
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以数字化转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