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和浩特:高位聚力全域覆盖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一辆辆56路公交车装扮一新,由东自西一路行驶在首府呼和浩特市区的主街道,车内循环播放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益宣传片,车身上彩绘着精美的各民族同胞卡通形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6个主题内容,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倾心打造的这条“团结奋进号”公交专线正式启动,精心选取了56路寓意着56个民族团结奋进心向党。该条公交线路单程20.3公里,是贯穿市区东西的客流主力。公交车化身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展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形象的移动阵地,成为青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区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重大使命中体现了首府的责任担当,走出了一条富有新时代特点、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转型升级之路,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里,49个民族不分你我、相亲相爱,携手共绘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在这里,349万多各族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连心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在这里,上下同心牢记“国之大者”,在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征途上,深刻解答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的伟大命题。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战略思维、完善机制体制,将创建工作深度融入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全域化创建。

  建章立制,立体布局促高效推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压舱石”。呼和浩特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高位推动,从抓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并印发了《呼和浩特市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方案,细化任务、量化目标、实化措施,将创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全域化工作格局。

  为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呼和浩特市还制定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先后15次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市和各旗县区均相应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设立专班,建立了市、县(旗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四级联创责任体系,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提档升级。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分层分类,精准实施“三大工程”,全域创建,全面覆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全社会广泛开展。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贴近实际、针对性强,让我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抓手。”参加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后,呼和浩特市委编办副主任赵俊峰信心满满。

  “示范引领工程”通过学习研讨、辅导讲座、网络教育、双月读书会等形式,在全市干部中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持续做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全市干部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切实当好“两个屏障”的建设者、守护人。截至2022年6月,全市组织培训1361期、辅导讲座2921场、专题研讨1972次,培训干部职工27万人次,实现了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全覆盖;面向各族群众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扎实推进社会宣传教育常态化;面向各族青少年实施筑基工程,在自治区率先出台了《在全市青少年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方案》,通过校内校外教育联动,切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青少年心中。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扩大宣传影响力,在《呼和浩特日报》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并组织开展三级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人民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组成采访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集中采访活动,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文章150余篇,录制广播电视节目近50期;组织发动全市各级“新时代讲团”“理论轻骑兵”、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代表,累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1100余场,受众近10万人。

  创新方法,让宣传教育“活”起来;精心设计服务项目,让百姓“乐”起来;丰富未成年人教育,让学生“动”起来;加大主阵地宣传力度,让民心“热”起来。呼和浩特市正在掀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热潮,各方面工作呈现出面上整体部署快速推进、点上百花争艳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兴安行动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乌海
   第12版:锡林郭勒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处暑将至农事忙
通辽市1-7月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刘宁:用实干坚守 助力乡村蝶变
呼和浩特:高位聚力全域覆盖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