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防控的社区“主心骨”

在呼和浩特市清泉街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筑牢基层抗疫防线。本报记者 王磊 摄
自治区体育局的包联干部下沉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见习记者 杨林枝 通讯员 辛义德 摄
开展完核酸检测工作后处理医疗垃圾。本报记者 王磊 摄
社区工作人员在填写核酸检测样本送检交接接收单。本报记者 王磊 摄
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路街道办事处绿树景苑小区,社区“主心骨”们共同凝聚起抗疫力量。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李建华 摄
  □本报记者  李卓

  “您好,出入小区请扫码。”“老人行动不便,我们上门做核酸。”“咱们抓紧时间,把生活物资给居民送去。”11月28日一早,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路街道办事处绿树景苑小区门口,居民志愿者刘晓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提起刘晓东,在绿树景苑小区几乎家喻户晓,他性格豪爽大方,干活儿雷厉风行,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海哥”。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爆发以来,刘晓东主动联系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社区防疫一线。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人手不足的问题,他还牵头组织了居民志愿者团队。“尽我所能把居民们照顾好了,他们吃好、住好、生活好,我就放心了。” 这是呼和浩特市清泉街社区武荷香常说的一句话,更是许许多多社区“主心骨”们共同的工作目标。连续50多天,武荷香和社区干部们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并对接有关部门组建了抗疫团队,奔波在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各个小区。在呼和浩特市三顺店社区体委家属院,自治区体育局的包联干部刘贵生、赵彦下沉小区后,第一时间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他们及时听取居民们的意见诉求,尽全力为居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们联合小区内党员,成立了由22人组成的体委家属院防疫临时党支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呼和浩特市各个社区,一个个 “刘晓东” “武荷香” “刘贵生” “赵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离居民们最近的“安全防线”,给居民们吃了“定心丸”,使社区疫情防控有了“主心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5版:读图
   第06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7版:科技
   第08版:经济周看
   第09版:法治
   第10版:先锋
   第1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2版:公益广告
青城曙光
护航旅客出行平安
疫情防控的社区“主心骨”
返乡不停学 线上学习不断线
“冬闲”变“冬忙”
绷紧冬季“防火弦”
初冬·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