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民族共同开发 和建设的河套地区

  □康建国

  河套地区指被黄河环抱的地方,包括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地区的黄河两岸和整个鄂尔多斯高原。这其中的一些平原灌区直接被称为河套,往往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银川境内的称为西套,黄河以南又称前套,以北称后套。

  战国秦汉时期,河套被称为河南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将长城修到了阴山山脉狼山口,并设置云中郡管辖这里,河套灌区得到一定程度开发。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蒙恬收复河南地,并修直道从关中直达河套,沿黄河设置郡县、大规模移民发展农业生产,这是河套地区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开始。汉武帝派卫青再度收复被匈奴占据的河套地区,在河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进行有效管辖。同时,招募十万百姓迁徙到河套地区实施屯垦,专门设置田官专职管理和从事农业生产。汉代河套地区富足,一度被称为新秦中。

  随着汉朝在河西、西域和河套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日臻完善,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公元前52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主动请求归附汉朝。汉朝册封其为匈奴单于,并颁赐给他“匈奴单于玺”。河套地区也就成为了汉匈民族共同守护和建设的汉代中国的北部边疆。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将后宫宫女王昭君赐予呼韩邪单于,实行和亲,汉匈之间实现和解,出现了“边城宴闭,牛马布野”的祥和景象。到东汉光武帝时期,南匈奴移牧黄河以南,从此,整个河套成为汉匈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地方。东汉末期,河套地区呈现出汉人、匈奴人、鲜卑人杂居共处的局面,并建立了不同的地方政权。匈奴人赫连勃勃修建统万城(今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古城),建大夏国,河套内外都在其管辖范围之中。鲜卑拓跋部以盛乐为中心建立北魏政权,“使东平公仪垦辟河北,自五原至于棝阳塞外为屯田”。五原的黄河灌区的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隋唐时期,突厥内乱,而中原局势渐稳,隋唐派军驻守河套稳定了这里的局势。由于铁勒、突厥等部落的内附,唐朝将他们安置在河套地区,同时在汉代五原地区设置郡县移民屯田派兵驻守,不同民族的杂居共处,使得河套地区,朝着多民族,大融合的方向发展。在河套灌区,挖掘咸应渠、永清渠,引黄河水灌溉数百顷土地,使得当地农业发展、物产丰富。

  明代土默特部跟随着达延汗的孙子阿拉坦汗迁徙驻牧到大青山以南的广阔平原。土默特首领召集汉人开垦河套灌区的农田,因此在河套灌区开始有了板升(蒙古语,本义为从事农业生产的百姓,引申为汉式房屋、村落),出现了“耕田市廛,花柳蔬圃”的局面。清朝之后,放垦、走西口加上民国屯田,使得河套地区的农耕人口持续增高,农牧杂居、蒙汉杂居成为常态。清代,特别是清末走西口中大量从事农耕人口的迁入,河套地区的农业人口增加,为增加粮食产量,灌区的水利设施也在逐步增加,清末时已经建成八大干渠。

  新中国建立后,于1961年建成三盛公拦河闸和总干渠引水枢纽工程,修成贯穿后套灌区东西长180公里的总干渠,发挥着农业灌溉、防洪、供水、交通、发电、旅游及生态补水等综合作用,不仅彻底解决了灌区的灌排水问题,改善了乌兰布和沙漠和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

  河套灌区是黄河在草原的戈壁地带塑造的平原绿洲,被称为“塞上粮仓”。在河套灌区,黄河受地势和纬度影响,势能大减,流速缓慢,且阴山以南地势平坦,为引黄灌溉提供了天然条件。我国的黄河河套灌区,历史悠久,且至今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俗谚广为人知,这是黄河给予草原的最美馈赠,更是几千年来在这里生活的各族人民伟大创造力的体现。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乡村振兴
口簧:流传千年的 “人类初音”
多民族共同开发 和建设的河套地区
让世界聆听古乐器独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