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源寻根 传承发展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2022年6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内蒙古日报社联合打造的《北疆文旅》专刊正式上线,由《中华文明探源·内蒙古篇》《万里茶道》《探秘西辽河》《黄河万古流》《守望长城》五部分组成。历史岁月积淀下的瑰宝,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长与繁荣,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

  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逐渐显现出“一体化”趋势,并于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兼收并蓄的核心,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2001年底,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立项,2004年正式启动。

  搞清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历史,实证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需要依靠考古发掘获得的一手资料来研究和证实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经过不懈努力,“考古问今,‘铲’释中华”,取得了丰硕成果。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河套人”的故乡》《裕民文化: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开端》《仰韶文化内蒙古寻踪》《大窑遗址:旧石器时代内蒙古最早的石器制造场》《后城咀石城址:龙山时代内蒙古地区最大石城》《朱开沟遗址:实证北方社会一次改革性大分工》《红山文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重要源头》……

  《北疆文旅——中华文明探源·内蒙古篇》,通过采访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相关专家,对自治区境内史前人类文明遗址进行深入探究,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及区域文明的演进路径,探究“文明起源、文明比较、文明互鉴”,深入推进“两个打造”,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诠释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万里茶道 世纪动脉

  万里茶道是17世纪兴起的以茶叶为大宗货物的中蒙俄之间的商贸大通道,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将之喻为“世纪动脉”。其与享誉世界的古代丝绸之路,以及后来的“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2019年3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承担内联八省份、外接俄蒙的通道作用。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牵头成立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更好地开创共建共享、共创共赢跨国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北疆文旅·万里茶道》从“一片茶叶的前世今生”溯源到万里茶道最初的形成肌理,深刻挖掘了万里茶道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独特的地缘政治价值和广阔的经贸合作价值,对内蒙古地区文化经济建设起到的重大推动作用。

  这一组文章,从武夷山写到圣彼得堡,其中历数“张库大道”的繁盛、多伦诺尔会盟、商人们在伊林驿站休整和补给,大盛魁作为活跃于万里茶道的中国旗舰商号的传奇和“买卖城”“恰克图”的管理之道,以及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和经营主力军——晋商的万里征途。全方位立体化梳理出万里茶道与古代丝绸之路一样,既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也是一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之路。

  古道悠悠,茶香缕缕。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万里茶道上重要的中转地和集散地。几个世纪以来,万里茶道一直是连接中国、俄罗斯与欧洲的经济和文化桥梁,并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独特的地缘政治价值和广阔的经贸合作价值,对内蒙古地区文化经济建设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西辽河畔 互融共生

  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并指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西辽河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一道,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

  西辽河流域是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各民族共同开发了西辽河,共同发展了西辽河文明,西辽河流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北疆文旅·探秘西辽河》由5篇稿件组成,从西辽河文明的源起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西辽河元素”,几个篇章各成体系又互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文明演进的关联线,通过讲故事的形式铺展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从西辽河到白洋淀:探寻黄金面具下的千年史迹》一文,从位于西辽河流域的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挖掘出土的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直接延伸到了中原地区的白沟,作者把“澶渊之盟”的签订开启了宋辽之间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作为主线,通过描述榷场见证宋辽时代边贸的繁荣,引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加强北部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治理意义重大这一主题。 

  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已经有了以种植粟黍为特色的旱作农业,此后的赵宝沟、红山、小河沿等一系列被考古学界命名而备受瞩目的史前文化相继发现,先民叩石垦壤、刀耕火种,沿着西辽河大小川流播撒着文明之光。

  对西辽河早期文明的探究,几乎伴随着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一组文章由表及里,展现了西辽河畔文明互现、西辽河流域是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各民族共同开发了西辽河、共同发展了西辽河文明的深刻内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彼此密不可分,描绘出一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画卷。

  黄河根脉 文化为魂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内蒙古。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造就了内蒙古黄河流域农牧交错带的地域经济和人文环境,也成就了这片土地文化多元一体、共融共生的地域特色。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地理之河,更是一条沉淀着民族记忆、民族精神的“文化之河”。

  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灿若星河。

  《内蒙古黄河流域:史前人类生存印记》用翔实的资料揭示出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提出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华大地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如同“满天星斗”,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源头。黄河流域早期人类文明无疑也是“满天星斗”中耀眼的一颗。

  大河奔流,生生不息。《“几字弯”里的青铜文明》《古河道上的“红柳湖”》《千年关隘鸡鹿塞》《丰州故城映白塔》《盛乐长歌》《贺兰山下居延泽》……《北疆文旅·黄河万古流》用12个版面旁征博引,宏大叙事。从内蒙古黄河流域文明曙光开始,深入挖掘梳理人类文明在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历史轨迹,讲好内蒙古黄河故事,为内蒙古黄河流域系统描绘了一幅幅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脉络图谱。

  内蒙古日报社阅评组对《盛乐长歌》有如下点评:很精彩一篇稿件,无论是内容的结构安排还是从标题到正文的语言表达,都很讲究,尤其是分题表达,体现出的时空跨度及由此而产生的厚重更容易成就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系列稿件精心创作,彰显了黄河流过内蒙古大地,滋养着各族人民的精神血脉,黄河儿女寄情黄河、赞美黄河的深深情愫。

  长城内外 皆是故乡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长城空间分布范围最广,涉及历史时代最多,工程规模最大,分布的地理单元最多样,历史故事最丰富,是我国长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疆文旅·守望长城》用8个版面,充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所辖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调查资料和图片资源,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内蒙古境内长城的雄浑壮观,诠释了长城是各族人民共同修建,是各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的精神内核,以及长城所蕴含的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

  《漫道雄关越千年》展现了内蒙古境内修筑最早的长城——战国赵北长城,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烽燧连绵映山河》解读了秦汉长城入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性;

  《多元文化交汇线》讲的是北魏时期的长城既是南北文化交汇的中心,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的故事;

  《边壕千里贯北疆》全面展示了我国最北的一段长城——内蒙古境内辽代长城的修筑与现状;

  《金界壕:“草原长城”万里长》展现了金界壕是自治区境内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长城。

  以3个版面展示的“内蒙古境内明长城”,更是受到广泛好评。

  《北疆文旅》专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遗址、茶道、黄河、长城为切入点,以考古人的视角展现内蒙古地区与中原等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武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联动采访现场短新闻大赛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经济周看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北疆文旅 四季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