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人民是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尤其是面对我国社会矛盾的不断变化,需以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连日来,记者深入呼和浩特中关村智酷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内蒙古怀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塔利花卉园区等基地、企业、园区,探寻科技创新成果如何不断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政企联动 促进产业升级
今年,呼和浩特中关村智酷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成功“升级”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实现“质”的飞跃。
10月18日,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占强一行再次来到呼和浩特中关村智酷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与内蒙古中关村智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沃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座谈。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与内蒙古中关村智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沃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就共同建设创新联合体事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内蒙古中关村智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商服务经理激动地告诉记者。
这场合作源自一场联合党建活动。6月中旬,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科技局党支部联合中关村智酷呼市创新基地联合党支部、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支部组织近40家企业开展了以“中关村智酷基地产业资源对接交流会”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活动中,新城区科技局党组成员王胜利就民营企业对从创业到发展能享受到政府哪些政策进行了详细讲解。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吕芳、李栋、武文红、刘晓龙就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很多企业在这场分享会中,收获颇丰,不仅明确了发展方向,更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与内蒙古中关村智酷科技有限责公司由此“结缘”。
像这样政府牵线搭桥,孵化器企业为本土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孵化服务的例子比比皆是。
目前,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科技局对辖区内高新技术领域、农业领域及社会发展领域申报项目的100余家企业,采取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及项目实施情况。对正在培育的50余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面走访摸排,开展精准服务。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科技局局长云振英表示,科技局将与中关村智酷开展更加顺畅、高效的沟通,围绕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借力中关村智酷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端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和“强首府”工程。
政策引导 推动智能升级
今年,数字化转型的热潮袭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也使各个产业实现了技术飞跃。
如今,内蒙古有这样一家企业,他们通过多年的努力,用自己的智能化设备改造和智能化设备建设,提升其他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走进内蒙古怀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亮、宽敞的办公室里,一个个年轻的面孔,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
他们是如何助力不同企业实现高效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的?
2017年,国家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指导方针,鼓励年轻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创立产业。受到鼓舞的杨宇嵩便回到家乡开始创业。
公司刚刚成立,杨宇嵩便遇到了第一个难题——技术型人才缺失。杨宇嵩决定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目前,我们和内蒙古财经学院计算机系建立了稳定的人才输送平台。公司员工总数75人,其中90%以上为高新技术专业人员。最近,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我们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数据底座研发上形成初步合作意向。”内蒙古怀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熠介绍。
在政府指导下,企业合理合规发展,公司走上正轨。第二个难题随之而来——大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自身技术的不足,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远远不够。为此,杨宇嵩带领着团队从基础上落实,通过前期的设备改造,让相关企业能够了解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优势和自身的不足,从而进一步进行智能化设备的制造和投入使用。
由此,内蒙古怀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一个个“大单”。目前,公司服务客户超过300家,链接设备超过1万台。业务遍布全国30多个省份,并且已经扩张至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还成立了智能制造车间,在武汉、成都成立了分公司。
“日新之谓盛德。”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如今,公司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在生物医药、智慧矿山、精细化工、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领域大展身手。
把好方向 引领乡村振兴
近两年,每逢新春佳节,花卉市场热销品尽是蝴蝶兰。呼和浩特如何让“出生”在南方的花卉长在了北方?
走进新城区塔利花卉园区,大棚联排矗立,整齐划一。内蒙古丽翚花木种植有限公司的20栋大棚格外显眼,棚外插满了彩色小旗,棚里,翠绿翠绿的蝴蝶兰植株长势正旺。
再过3个月,它们将成为呼和浩特市热销品,甚至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江浙等地区。
“今年预计销售30多个品种、12万株蝴蝶兰。”内蒙古丽翚花木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花卉团队负责人郭燕忠正详细记录着当日花卉的生长、施肥等情况,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10年。
记者注意到,这地方“名头”不少——“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呼和浩特市三旗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蒙古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这地方名气很大——是我区种植规模最大的蝴蝶兰开花株基地,是呼和浩特市唯一的花卉专家工作站。
这些变化始于2017年——蝴蝶兰新品种“光芒四射”试种成功。
“以前,呼和浩特市没有人会蝴蝶兰的种殖技术,都是从云南等地买开花株,成本高、利润低。”郭燕忠说。
“新品种引进和推广示范是科技局的职责之一。2021年,我们从云南、辽宁引进蝴蝶兰品种28个,并组织像郭燕忠这样的种殖能手外出西安、山东学习蝴蝶兰种殖技术,获得稳定收入,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学习蝴蝶兰种植技术。”新城区科技局主任冀嘉宁介绍,今年新城区科技局支持本地区重点科技园区百鲜、野马图、塔利等种植园区发展草莓栽培,果蔬、菌类种植等,在科技示范基地引进示范种植特色番茄新品种7个,黄瓜新品种2个,特色百合花新品种5个。
种植经验丰富,爱琢磨的郭燕忠便是其中之一。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2017年,郭燕忠已经成长为蝴蝶兰种植“土专家”,在保合少村种植了600平方米的蝴蝶兰。他感慨道,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多亏了呼和浩特市科技局、新城区科技局的扶持。
今年,新城区科技局针对种植户需求,就蝴蝶兰的养护方法、花败后的处理方式、低温催花处理方法、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开展种植蝴蝶兰技术培训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讨思浩村种植户张科学参加完培训后说:“培训接地气,既听专家授课,又参观种植基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向专家当面请教,特别实用。”
2017年,内蒙古丽翚花木种植有限公司被评选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
有了科技特派员的助力,2018年,公司从台湾、广东、山东等地引进16个蝴蝶兰品种,选出花期长、色彩艳丽、花瓣质地厚、花梗长度适中、观赏性较好的蝴蝶兰品种10个。
2019年,公司扩大种植规模,打造出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年销售额突破500万。
2020年,探索实施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广蝴蝶兰种植技术,带动农户种植蝴蝶兰,年收益增长2000元。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花卉团队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石岭、索全义、白瑞琴、李晓燕、孟瑞江等8人,长期“蹲守”基地,先后承担了蝴蝶兰新品种引进及利用草炭土栽培,大花蝴蝶兰昕悠、品种引进及生长发育特性研究等项目,挑选出适合内蒙古栽培的蝴蝶兰品种,为农户提供了第一手生产资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花卉团队专家、内蒙古丽翚花木种植有限公司把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科技理念带给群众的同时,还将科技、信息、人才、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向基层聚集,引进善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发展壮大花卉产业,帮助群众致富增收,为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在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花卉团队的带动下,16位“土专家”获得了自治区农业技术职称。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专家的共同研究下,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蝴蝶兰种植方式,节约了成本。”塔利村种植户云根虎说,2023年种植蝴蝶兰面积2000平方米,预计增收2万元。
10月16日,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白瑞琴的学生“组团”来到内蒙古丽翚花木种植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现场学习花卉种植技术。
生产离不开高校,高校也离不开生产。自从获批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种植基地便活跃着一批批农学专业研究生的身影,他们依托专家工作站,把实验设备搬进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绝不能只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进入新发展阶段,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搭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平台,助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企业要积极抢抓机遇,用好中央、自治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政策措施,借势借力走好创新强企之路,释放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