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技能报国,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教育部最近公布了两批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名单,共有33所高校,其中校名带着“职业”二字的便有16所。“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加速确立,职业院校迎来了蓬勃生长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社会各方对职业教育“新”和“实”的期盼越来越高。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的产业技术工人,从而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推动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大飞机、大邮轮等大国重器的加速问世,凝聚着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心血,也呼唤着更多“新鲜血液”融入其中。

  充满朝气的职业教育更能有效发掘人口潜力,为更多人提供亲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机会。职业院校获批新校名实现升本,意味着全新的办学起点。职教本科,不应成为普通本科的简单复制;职教本科院校,也不应成为“专升本”考试的培训场所。学制年限的延长,要与更新的办学理念、更新的培养方案、更新的办学条件相匹配。如此才能有助于聚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核心任务。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新业态新职业来支撑。产业发展到哪里,职业教育就支撑到哪里。未来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进一步契合国民经济发展、产业迭代升级的脉搏,同时让更多在一线崭露头角的大国工匠走入学校选能育才,让热爱与专注的工匠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以人为本、技能报国,狠抓“新”和“实”,职业教育势必大有可为。(新华社济南5月20日电)

  □新华社记者  萧海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赤峰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盟市专线
   第09版:通辽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视界
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有悖事实与常理
技能报国,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外交部发言人就 伊朗总统莱希遇难答记者问
一箭四星!我国成功发射北京三号C星星座
卧龙包头永磁电机产业园项目开工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前4个月全国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