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锡林郭勒盟各地积极行动,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走深走实。一场场活动、一台台节目,一项项为民举措,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于锡林郭勒盟各族儿女心中,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盟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
9月14日,锡林郭勒盟委统战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民族团结”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通过集中观影的形式开展。影片《兴安岭上》以我区鄂伦春民族部落为背景,讲述了4个不同民族的11个英雄共同抗日,谱写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观看结束后,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各项工作中,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实际行动为锡林郭勒盟高质量发展贡献统战力量。
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以全区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围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组织各党支部赴爱民社区开展了“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让‘石榴花’常开长盛”主题党日活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锡林郭勒盟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聚焦“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通过专题讲座、观影观展、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和引导盟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凝心聚力。
中小学校:开展“八个一”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常开长盛
全区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启动以来,锡林郭勒盟118所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八个一”活动,即在校园显著位置打造一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识、召开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团队)会、进行一次专题思政课、组织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学唱一首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歌曲、制作一张“中华民族一家亲”手抄报、讲述一个民族团结进步感人故事、开展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
金秋九月,火红的石榴已经挂满枝头。9月18日下午,50余名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和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师生齐聚石榴园,共同举办了“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实践活动。“昭君出塞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烙印在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里。它以史言明,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依存、休戚与共,也时刻提醒后人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活动中,来自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的赵韵涵和同学们分享着感人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昭君出塞:团结佳话传千载》。“今天举办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践行民族团结理念,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通过活动,我们要让各族师生们心贴心、手拉手,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在理解中加深友谊,在友谊中促进团结。”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教师贾凯悦说。
走进锡林浩特市第一小学,映入眼帘的是庄重肃穆的同心圆广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长廊以及精心布置的“石榴籽文化”展示长廊与广场紧紧相连。这些设计元素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感悟。
锡林浩特市第一小学始建于1949年3月,是一所由多民族师生组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锡林浩特市第一小学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铸魂育人的主线,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每周五的下午,锡林浩特市第一小学都开设兴趣课程,有足球、书法、毛毡刺绣、江格尔等28种科目供学生们选择。“我从小就喜欢手工制作,在接触到毛毡刺绣这门兴趣课之后,不仅能够体验创作的乐趣,还能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五年级一班高安勤说。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第一小学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形成了依托校园文化、党建引领、课堂实践为纽带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体系,使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根植于广大师生内心深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锡林浩特市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明环表示:“我校始终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彻到各项工作中,抓好‘五个强化’,画好校园同心圆。”
近日,一堂题为《国旗多美丽》的思政课在锡林浩特市第十小学“石榴籽小课堂”精彩开讲。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绘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锡林浩特市第十小学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阵地——“石榴籽小课堂”,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少年儿童心灵深处。长期以来,“石榴籽小课堂”已经成为该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锡林浩特市第十小学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锡林浩特市第十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爱萍说:“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围绕‘八个一’活动,开展了师生同唱‘民族团结进步歌曲’‘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识等系列活动。我校以党建带团建队建为工作抓手,依托学校‘一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厅,‘一廊’——红色党建文化长廊,‘一课堂’——‘石榴籽小课堂’,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教育系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在全盟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五个认同”,以“五个聚焦”为抓手,坚持“五促五推进”,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融入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各环节,奋力开创锡林郭勒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年初以来,全盟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专题学习547次、研讨160余次、党组织书记讲党课180余次、主题党日活动240余次。
锡林郭勒盟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清明节”徒步祭英烈、“颗颗石榴籽·共筑同心圆”知识竞赛、“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典耀中华”主题阅读等系列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深度融合,实现全盟中小学校全覆盖,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强化“红领巾讲解员”培养,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八个一”活动,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水平合唱节等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近万人。此外,还充分运用教学楼、楼道连廊、文化墙等载体,张贴、展示内蒙古自治区及锡林郭勒盟本地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事迹等内容。打造“小精特”教育展厅、主题文化长廊和宣传栏,已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展厅15个。
团委、少工委: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草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张“锡林郭勒盟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地图”,5条“小石榴籽寻访”实践教育路线,89个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00余场实践活动,10万余名青少年积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磅礴力量……
日前,内蒙古民歌大会在黄河边开幕,恰逢“小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营开营,锡林郭勒盟、乌海市、江苏省淮安市的营员代表受邀在民歌大会上共同唱响家乡经典曲目,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请到草原来》这首歌正是我的心声,我们要做草原上的‘小小石榴籽’,欢迎五湖四海的小伙伴来我的家乡作客。这次我还结交了来自淮安市的手拉手好朋友,淮安是周恩来爷爷的故乡,我们相约明年在那里见面,将这份友谊延续下去。”锡林郭勒盟营员代表多伦县第二小学少先队员牛英博兴奋地与大家分享。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根植沃土、紧跟时代、蓬勃发展,锡林郭勒盟团委、少工委紧紧围绕“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自身区位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了全盟上下一盘棋、同频共振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要传承发扬卫国戍边精神,长大后像爸爸、像边防官兵叔叔一样守护祖国边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东乌珠穆沁旗第一小学的少先队员孟克吉雅的爸爸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额尔敦达来,她作为卫国戍边先进模范后代参加第十六期全国各族青少年同心营,与来自全国16个省份56个民族的132名青少年共同交流学习。
锡林郭勒盟团委、少工委倾力打造“小石榴籽”走边关、爱祖国、爱家乡、生态行、强军梦等一系列特色寻访实践路线,成功绘制“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地图”,累计开展活动2000余场,惠及各族青少年10万余名,成为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创新发展的有力载体,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的有效途径。特邀“七一勋章”获得者、党的二十大代表廷·巴特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额尔敦达来担任少先队顾问,组建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用心用情灌溉民族团结之花。
今年,锡林郭勒盟团委与乌海市、贵阳市、淮安市分别签订各族青少年友好交流合作框架协议,这是锡林郭勒盟团委坚定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有力行动,也是推动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务实举措,为进一步推动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资源共享、机制互联、经验互鉴,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开启崭新篇章。
各旗县市(区):丰富活动形式,宣传月活动“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
全区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启动以来,锡林郭勒盟各旗县市(区)行动迅速,深入基层一线,丰富活动形式,宣传月活动“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
中秋节前夕,正蓝旗文体旅游广电事业发展中心(文化馆)携手正蓝旗奶酪会客厅举办“月饼‘绘’团圆,童聚‘话’团结”中秋节文化体验活动,来自正蓝旗第一小学的近30名学生参加了活动。期间特别邀请了察干伊德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陶高老师亲临现场,她用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讲解奶酪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奶酪制作当中,在实践中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奇与美妙。
依托中秋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日,锡林郭勒盟积极开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等各类主题文化和联谊活动,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乌拉盖管理区党工委统战部以“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联合管理区老年体协沙嘎分会在管理区宗教界人士爱党爱国教育基地开展“迎中秋、庆国庆,共叙民族团结情”主题活动。活动中,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区沙嘎协会会长刘淑香现场为大家讲授沙嘎的悠久历史和100多种玩法,演示了沙嘎游戏的常见玩法。现场还邀请手工艺传承人王永红演示手工制作石榴籽、毛线编织、亚克力编织、剪纸等技艺,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是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9月14日,东乌珠穆沁旗举办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暨朗诵比赛优秀节目展演活动,并现场为在第27届推普周“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朗诵比赛中荣获前三名的选手颁发了证书,同时还展演了该朗诵比赛的优秀作品。
以宣讲促团结,以事迹暖人心。9月11日,正镶白旗民族事务委员会深入星耀镇机关、查干宝恩本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宣讲活动。活动中,旗民委代表以“一个守碑人的故事”——正镶白旗民族团结模范人物郭旺的事迹展开宣讲,向大家生动讲解了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该旗立足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事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宣传活动,让民族团结在全旗“处处开花”。
锡林郭勒盟各地结合自身特点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启动仪式。9月10日,太仆寺旗民族事务委员会、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宝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举办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诚实守信传统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工作人员为各族群众发放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诚信文化、移风易俗、扫黄打非等各类宣传资料、宣传品1500余份,并向居民们详细讲解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及民族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帮助辖区居民深入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9月6日,西乌珠穆沁旗委统战部、宣传部以及民委、文体局、乌兰牧骑以“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举办西乌珠穆沁旗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启动仪式暨“守望相助·幸福家园”文艺晚会。晚会紧扣讲好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事迹,舞蹈《红色记忆》、双人舞《手牵手》、男生三重唱《白马》、歌舞《万众一心》等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舞台艺术作品,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旋律,鼓舞各族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9月初,多伦县委统战部会同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在多伦大唐煤化工园区举行了全区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启动仪式。活动中,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品、与煤化工企业的干部职工就民族团结进步进行深入座谈交流,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企业干部职工心中。
乌兰牧骑:让首都人民近距离感受乌兰牧骑的时代风貌,畅享文化大餐
初秋时节,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灯光璀璨、长调悠扬,“党的光辉照边疆,各族人民心向党——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汇报演出”在这里精彩上演,队员们为首都人民献上了一场边疆民族风情浓郁、时代烙印鲜明的文艺盛宴。
此次汇演集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于一体,创意新颖、引人入胜、恢宏大气、主题鲜明,弘扬了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交融,也让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汇演用文艺的力量向观众讲好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时代故事,引导各族群众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本次汇演为系列演出活动的第一部分,8月25日至9月25日,三地乌兰牧骑在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大团结”展厅接力开展一个月的驻演活动,以此助力“文物古籍展”展览形式更加丰富多元,更加立体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创新宣传教育体系,打造立体宣教模式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民族团结电力情,守望相助亮北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数字云展厅正式上线。该数字主题展利用3DMAX建模、VR写实渲染技术、全方位还原真实场景的展示方式,让观众通过手机端、电脑端就能在线沉浸式体验观展。“数字云展厅漫游体验是一种创新的宣传方式,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新渠道。数字云展厅通过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多种技术手段,还可以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部长徐重阳说。
近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创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为助力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力量。
该公司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和“1+14”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线上云展厅,通过“一园一厅一基地”,多形式、全方位讲述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团结故事、公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基地获评自治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参观预约机制,打造对外宣教窗口,接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交流访问团等参观学习。截至目前,基地全口径浏览量突破54万人次,宣教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红书包”:50余年薪火相传,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根植于心
走进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红书包”的绚烂星火在这里绵延了半个多世纪。多年来,苏尼特右旗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红书包”宣讲服务队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国家的孩子讲故事”“唱国歌、升国旗、走边关”等主题活动,让“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在各族人民心中扎根。
苏尼特右旗作为“红书包”的发源地,通过收集整理“红书包”老照片、重要手稿、老物件等,梳理故事脉络,建设“红书包”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全面再现“红书包”送学送教的历史故事,让各族干部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领会“红书包”故事中始终贯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红书包”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一个微微泛黄的书包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里,向世人展示“红书包”在1972年创立时最初的样子。“红书包”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苏尼特右旗巴彦乌拉嘎查,经过50多年的薪火相传,队伍发展壮大,服务成效显著,生动展现出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壮美画卷。
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传承“红书包”送学助民红色优良传统,成立“红书包”宣讲服务队,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采取“理论+故事”“理论+案例”“理论+音视频”“理论+阅读”等方式,每年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传、乡村振兴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500余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人心。
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群众文化活动50余场次,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红书包”逐渐成为牧民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汲取文化知识的“政策包”,学习先进发展理念、掌握科学技术的“致富包”,解决困难问题、享受便民服务的“实用包”,蓝天为幕绿地为台、丰富精神家园的“文化包”,如今的“红书包”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