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墨饱笔酣润色民族团结画卷

  “做好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学校教好学生培养好下一代,在校外传播民族团结的好声音,这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三十余载坚守方寸讲台,砥志研思,研究真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何生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何生海是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手机里置顶着3个聊天群,这是为了编写《守望相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4册和第5册与同学们建立的联络群。每位同学在群里发送的稿件,他一次又一次地修改,一遍又一遍地校对,严格把关,同时还感召2000名同学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社会采访。“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也希望他们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践行者。”何生海说。

  从事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来,除了编写《守望相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生海还出版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西部民族关系的实证研究》《内蒙古族际通婚现状及其社会效应分析》等12部著作,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何生海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细节中,努力把各族学生培养成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真诚可靠的引领者和陪伴者。他的学生中目前有8名博士在读,有37名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担任内蒙古大学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以来,何生海积极推进基地建设,3年来协助基地主任组织召开50人次以上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共11次。2020年至2023年,他带领基地成员共出版著作23部,发表高质量论文123篇,获得国家级项目36项,被采纳的资政报告有57项。

  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重大意义讲准、讲全、讲透,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例讲活,把民族工作中把握的四对关系讲实、讲细。自2020年以来,作为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何生海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讲100余场次,线上线下听众超过5万人次,“听完还不解渴”“希望何教授多到基层来讲课”等评价,是听众的普遍反馈。

  何生海还多次参与锡林郭勒盟、包头市、赤峰市等地民族工作的评估与督导,并作为核心成员撰写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问答》《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读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蓝皮书》等著作,对于引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时光不负耕耘者。何生海始终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建设,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国家民委采用,并报送国家主要党政领导阅示。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4项,目前正在主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及内蒙古的实践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祖国北疆安全屏障机制建设研究”两项国家社科专项重大课题。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边疆民族团结、稳边固边兴边、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发挥了价值引领、智库献策、社会动员的积极作用。

  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何生海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潜心耕作,以文润心报党恩;启智润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实践,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三尺讲台上,他是教授、是导师,讲台之下,他是“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自治区党委决策咨询专家”,何生海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践行熔铸于本职工作中,潜心耕耘,播种民族团结的种子。

  (丁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六届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呼开幕
通辽市多点联动推动基层治理减负提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举办
内蒙古草原轮滑公开赛开赛
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内蒙古决赛举行
银龄安全守护项目在乌兰察布启动
巴彦淖尔市“四步法”打通温暖工程堵点
全区医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举行
墨饱笔酣润色民族团结画卷
四子王旗国通语达标校创建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