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陈贵林教授团队的《沙漠人参—锁阳生态种植助力北疆乡村振兴》项目,通过系统开展“荒漠寄生植物锁阳生态种植及白刺育苗、造林”技术研究,对沙漠治理源头的12个旗县提出具体的生态种植技术方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团队经过近20年的辛苦研究,建立了一套锁阳生态种植技术体系,推广覆盖了全国3个省区,推广面积达21万亩,累计帮助2400户农牧民解决了种植技术难题,间接带动就业4100人。内蒙古工业大学常泽辉教授团队《设施农业太阳能土壤储热技术暖“棚”行动》项目,以校地联合“科技小站”形式,发挥产业转移与成果转化特色优势,立足内蒙古太阳能资源禀赋,聚焦严寒地区设施农业冬季绿色低碳供能技术缺乏的产业需求,创新研发出“设施农业太阳能聚光集热土壤储供热可控一体化技术”“智慧农牧渔业大数据平台”,并积极组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在赤峰市松山区等地建成示范工程40余处,太阳能温室乡村振兴产业园4座,总经济规模超1.5亿元。
据悉,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结交流推广高校帮扶工作典型模式、成功案例、创新做法,教育部组织开展了“第七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活动。在此次推选中,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12所部省合建高校推荐了217个项目。根据推选规则,共推选出3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6所高校的典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