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和煦的阳光洒进乌海市海勃湾区林荫街道的书法活动室。伴随着扑面而来的阵阵墨香,十几位居民正凝神静气,挥毫泼墨,笔走龙蛇间,一幅幅或苍劲有力、或娟秀婉约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
“现在社区有专门的书法活动室,平时还有公益书法课,写书法成了我退休生活的最大爱好。”今年82岁的居民韩进发经过多年练习,如今已成为社区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他笑着说,书写过程中的提、按、顿、挫,既加深了他对汉字的记忆,也让他深刻感受到书法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林荫街道不久前举办的书法公益课上,韩进发还化身老师,为社区的孩子授课。课堂上,韩进发从基本的书写姿势、握笔、运笔入手,对孩子们进行教学,纠正了孩子们书写过程中的错误姿势。在韩进发的带领下,孩子们按照方法一笔一画地临摹书写,在笔墨丹青中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中国书法城”乌海市,书法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一张金质名片,更成为乌海市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抓手。
多年来,为加大书法普及力度,乌海市依托书法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的“书法五进”活动,每年都会举办“全民书法大赛”“全民临帖大赛”“市民书法大讲堂”等活动,逐渐培育起老、中、青、少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群众书法队伍。据统计,在乌海市56万人口中,书法爱好者达10万余人。
在乌海市的校园中,同样是人人练字、翰墨飘香的场景。在该市的每一所学校,书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各校书法教室宽敞明亮、设置齐全,走廊里张贴着书法名家和师生的书法作品,学生们在书香墨香中学习、成长。
早在2009年,乌海市便在全国最早实行书法教育 “三进三落实”(即书法教育进校园、书法课程进课表、书法教学进课堂;■下转第4版 ■上接第2版 政府买单落实书法教材、学校落实每周1节有专业教师指导的书法课、语文教师每天落实20分钟的写字训练),实现了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写字与书法教育全覆盖。
目前,乌海市80%以上的社区、90%的学校、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建立了书法基地,广大群众在翰墨飘香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练就了一手漂亮的中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