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移动端日益成熟的今天,以往在PC端出现的互联网医疗广告,更多地出现在了手机上。很多疾病关键词,在搜索网站上没有任何广告,但在移动端应用上,搜索结果的前几名全是医疗广告。
两年前,医疗信息竞价排名模式纳入医疗广告监管范围。根据相关要求,医疗、药品广告需经审查方能发布,付费搜索广告应当与自然搜索结果明显区分。但事实证明,纳入监管并非万事大吉,风头过后,一些搜索引擎摇身一变,从PC端转战移动端,依旧是非法医疗广告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早在几年前,就有法律人士建议,对于药品、医疗器械、疾病诊疗方法等医疗广告,应立法禁止竞价排名,以杜绝“谁给钱多谁排名靠前”的现象。但目前看,这恐怕不现实。既然竞价医疗广告已纳入监管,就应从监管上寻求突破,非法医疗广告转战哪里,监管就要跟到哪里。
在巨大利益面前,与一些搜索公司和民营医疗机构谈道德,无异于与虎谋皮,有必要对医疗欺诈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同时严肃追究平台连带责任,并加大曝光力度,形成震慑。
更根本的措施是,针对移动端特性科学建章立制,依法加强对移动端的监管,在医疗广告的资质、内容、发布以及从业人员标准等各环节查缺补漏,强化执法力度。
正常情况下,一个客服、企划人员数量超过医疗人员两倍的医疗机构,是不可能得以生存的;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搓脚大汉”冒充专家的讽刺一幕,也是不该出现的。在“互联网+医疗”日渐流行的今天,如何阻击非法医疗广告仍旧是道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