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师父李树森

  呼和浩特是一座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的塞外名城,传统武术在这里有良好的基础和习武氛围,1929年就开设了绥远省国术馆,传教武术,至今仍影响深远。

  到上个世纪40年代,传统武术的开展仍然比较活跃,有山西螳螂拳、太极拳、戴家心意拳、八卦掌、八法拳、黑虎拳、查拳等各拳种流传。知名的武术家众多,如侯卓如、关德山、郭培云等,这些武术家的传人至今仍活跃在呼和浩特武术界,传承发扬传统武术。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师父——山西任氏七星螳螂拳的传人李树森。

  师父是山西忻州人,生于1941年5月(阴历三月二十九),中国武术六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呼和浩特市武术协会名誉主席。他自幼喜爱武术,七八岁就喜看街头卖艺人练气功及拳术,还跟着模仿。10岁悄悄跟同学李俊峰的爷爷学习长拳的腰腿功、简单的拳术套路,同时跟另一同学的爷爷学习练软腰、翻跟头、举石锁。15岁跟随呼和浩特市武术名家王美老师习练弹腿、查拳、三皇炮锤、八法拳等各种拳术与器械。后经王美老师推荐随原绥远国术馆教官赵文元老师练吴式太极拳、推手和器械,同时跟随刘恩授老师学习阴把枪、张连老师练习黑虎拳、五行拳、五行掌等;还受到呼和浩特武术名家关德山(河北形意拳)、闫继成(河北形意拳)、潘步天(八卦)、马印(查拳)、宛成仁等老师的传授与指教。

  师父早就听说呼和浩特有一门特别的实战拳术——山西任氏七星螳螂拳,的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没有多余的舞花动作,在动作的组合结构、套路内容、演练风格上和原来的螳螂拳有较大差别,在刚柔劲法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柔,因此有人称它为“软螳螂”。这个螳螂拳讲究眼快、手快、身快,一招三变,气势逼人。遗憾的是,他一直无缘拜见山西任氏七星螳螂拳在呼和浩特的传人侯卓如先生。1970年,经赵文元老师引荐,他终于正式拜侯卓如先生为师,后被侯先生指定为山西任氏七星螳螂拳的接班人,直到现在仍然用心练习,细心悟道、深得其遂。在和侯卓如老先生学习期间,还受到陈兆祥老师指教,学习过一段山西戴家心意拳,受益匪浅。

  师父曾参加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两级体委、武协组织举办的多次武术比赛和表演,并多次担任各类武术比赛裁判、裁判长。师父功力惊人,技击打法拿捏精准。据师兄们回忆,师父有一次在家里给大家做示范,一时兴起,只见他闪转腾挪之后,手起掌落,把一个徒弟打出两米多远,其手起落无人可看清楚,可见出手之快。

  在多年的悉心研练中,师父根据自己的体悟和揣摩,在七星螳螂拳的基础上,吸收了太极拳“舒展大方、深厚庄重”的特点和山西戴家心意拳“以意领气”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螳螂拳套路。同时按照侯先生的遗嘱,结合自己多年练拳的体会,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创编了螳螂小连拳。

  多年来,先后有袁振东、吴敬闲、卢文灿、张吉青等数十位武术爱好者拜在师父门下学习山西任氏七星螳螂拳,卢文灿、张吉青、金存元、杨梦章、王瑞刚五人近年受师傅嘱托,负责整理山西任氏七星螳螂拳。

  李树森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从遍访名师学艺,到传播拳艺和创编拳谱,为推广弘扬中华武术呕心沥血,付出了毕生精力。

  文/金存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内蒙古·关注/法治
   第06版:市井
   第07版:声音
   第08版:要闻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视点
   第11版:娱乐汇/广告
   第12版:世界·综合
   第13版:草原往事
   第14版:健康
   第15版:老照片
   第16版:劲爆体坛
武川民谣
一锅出
师父李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