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董君守护重病母亲4年:有妈才有家

  董君在检查母亲的伤口
  文·摄影/本报记者  解裕涛

  位于包头市东河区远大菜市场旁的阳光小区,有一位不想留下遗憾的孝子,他每天陪伴在患有尿毒症的母亲身边,消毒、打针、抽腹水……动作娴熟得像医护人员。董君放弃事业、卖掉房子为母亲治病,这样陪伴母亲4年了。

  放弃事业

  董君皮肤黝黑,是位38岁的壮汉,记者无法把他和每天陪在重病母亲身边的孝子联系起来。董君父母租住的房间干净、整洁。卧室里,董君的母亲芦香林鼓起的肚子让人看了心头一疼。

  62岁的芦香林生活在东河区沙木佳村,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董君是个勤快人,为人处世也很周到,靠朋友之间的关系在包头做些小工程,生活条件比较好。董君隔三岔五就回家看望父母,陪父母聊天,不管工地上的活有多累,他也会开一个多小时的车回村里陪父母,看望父母时总是买老人喜欢的食品。“弟弟妹妹现在也是这样,来看父母时都不会空着手。家里困难可以买少些,但是一定要买。”董君说。

  2014年10月,妹妹发现母亲的肚子有些肿,告诉了董君,董君立刻送母亲去东河区的一家医院检查治疗,医院没有给出确切的诊断结果,但是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母亲的大肚子没有了,一切如初。他高兴地为母亲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家一个星期后,母亲的肚子突然又肿大起来,他和家人都懵了,立刻赶到北京检查,诊断后的结果是肝硬化、糖尿病,需要透析,当时便留在北京治疗。

  卖掉房子

  芦香林每年的医药费需要二三十万。人血白蛋白一支400多元,到目前,芦香林已经输了白蛋白400多支。每个月住一次医院,一次七八天,董君为了给母亲治病,把市里和村里的大房子卖了,留下一套60平方米的小房子一家三口居住。母亲的病很费钱,经过两年的治疗,存款用完了,卖房款也用完了,他便开始向亲戚朋友借。“只要有一点办法,我都会尽全力去给我母亲治病。”董君说这话时,窗外温暖的阳光洒落在他身上。

  到目前,董君已经欠下20多万元的外债,为了照顾母亲,他在自己居住的小区物业找了些事儿做,把母亲从村里接出来,租住在同一个小区。每天清晨他来到母亲家,从洗脸到量体温,从陪在身边说话到送医院治疗,一直到夜里母亲睡觉时才离开。

  他每个月2000的工资只够家里基本生活需求。董君的妻子因为需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和她生病的父亲,没有外出工作。

  “这几年就是医院家里来回跑,每个星期要抽几次腹水,为了省钱,现在我也学会了打针和抽腹水,每个星期抽3次,一次能抽出10多斤。”董君拿出穿刺包、针管、消毒水给记者看,就连麻药也是他打,“在医院里看得多了就学会了,4年了,天天在医院里,从门房到护士没有不认识我的。”董君一边说一边戴上医用手套检查母亲的伤口。

  因为妹妹和弟弟生活困难,有各自的家庭。他们是普通打工者,没时间也没有钱。董君没有任何怨言,而是对记者不停地说弟弟妹妹的不易。

  记者问他有没有想过将来怎么还这些外债,他说:“不愁,只要努力做事情,那些债都会还上。”

  传承孝道

  记者称赞董君孝顺,他腼腆地低下头,“自己的母亲,为她做这些是应该的,我姥爷瘫在床上3年,我父母也是这样照顾他的,他们从来没有埋怨过,更没有推诿过。给母亲看病花多少钱都没事儿,只要母亲多活一天,我就幸福一天,因为有妈才有家。”说着说着,这个三尺男儿哽咽了。

  “不是我这个大儿子,我都死20次了。他是个大孝子,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他脾气好,对我们好,照顾我4年了,四年如一日。我虽然病了,但是感觉特别幸福,我再没见过比我儿子更孝顺的孩子。”虽然病痛折磨着芦香林,可是一说到儿子董君,她变得轻松起来,脸上挂着微笑。

  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每一天的成长都是父母在耐心陪伴,他们现在老了、病了,需要我们用同样的耐心去陪伴。董君不是在做惊天动地的事情,他是在做我们为人儿女最应该做的事情。董君说:“我尽全力挽救母亲,只有这样,我才不会留下遗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市井
   第05版:内蒙古·法治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老照片
   第14版:健康
   第15版:发现
   第16版:劲爆体坛
董君守护重病母亲4年:有妈才有家
无力抚养 母亲把孩子“落”在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