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腾都西:在自强中书写奋斗人生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郝雪莲

  要不是亲眼所见,你不会相信眼前这些精美的银器是出自一位37岁的蒙古族残疾青年之手。初见阿腾都西,是在他的纯银手工艺品店里。店面一楼销售各类纯银饰品、生活用品,二楼是他的办公室、工作间和精品展厅。

  “这张纯银茶几是不久前接到的订单,已经完工了。如果上面再摆放上纯银茶具,那就是一套完整的蒙古族特色茶文化工艺品了!”一只手控制着轮椅,另一只手抚摸着纯银茶几,阿腾都西在精品展厅用蒙古语和汉语交错着给来人介绍他的作品,兴奋得像个孩子。

  阿腾都西转动轮椅来到隔壁的办公室,两侧墙上挂满了荣誉证书:首届内蒙古民族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银奖、入选2010年首届中韩残疾人美术交流展,2014年自治区乡村好青年、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自治区级草原英才……

  他精心打造的两件纯银手工艺术品——一件高92厘米、宽81厘米的鼻烟壶和一只重100多公斤的大银碗,都登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这个“巨宝碗”还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

  “到今年,做银匠整整19年了!”回顾自己的手工艺人生涯,阿腾都西感慨良多,“残疾人创业充满艰辛,但坚持肯定有回报。”

  阿腾都西5岁时,因病致残,双腿不能行走;12岁时自己琢磨制作塑料鼻烟壶开始手工艺启蒙;18岁学习银匠技艺并开小店创业;26岁在乌审旗建立金银器具加工厂,招收30多人和他学手艺,其中大部分是残疾人。

  凭着高超的技艺和刻苦钻研,阿腾都西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光银碗,他1年就能卖出200多个,每个售价在2000元至1万元不等。

  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的阿腾都西并没有满足,他想让更多的残疾人和他一样“站”起来,有自己的事业,能养活自己。2008年,在政府支持下,他创办了阿腾莎民族金银器具加工厂,厂子里60%的手艺人是和他一样的残疾人。如今,他在鄂尔多斯市的6个旗区开设了6家传统手工艺品销售店,这些年每年的销售收入在700万至1000多万元。他带出的徒弟累计也有100多人,多数学艺后自立门户,成为自食其力的手工艺人。

  “民族手工技艺的传承最重要的是打品牌、保质量、讲信用,否则发展不会长久。”阿腾西都意识到保护和传承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性,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他制作过的百余种作品中,有十几种已经成功申请了专利。

  如今,他又有了新打算:计划把金银器具加工厂当作培训基地,招收更多残疾人来学习金银器具手工制作。这几天他正忙着协调在康巴什建立“关爱残疾人手工创业园”的事,要依托康巴什区4A级旅游城市的优势,打造一个民族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平台,把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市井
   第04版:新报热线
   第05版:内蒙古·关注
   第06版:广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娱乐汇/广告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读书
   第13版:草原往事
   第14版:健康
   第15版:激情世界杯
   第16版:激情世界杯
乌海:工业废水循环利用 家园渐变山清水秀
阿腾都西:在自强中书写奋斗人生
红军能将王尔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