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府中学教师杨煜东赴老挝支教

  杨煜东(左起第7位)在老挝支教时留影(图片由本人提供)
  “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在老挝这个民风淳朴的国度的讲台上,心中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自己在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任教已经12年,在二中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为祖国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建设人才,每天踏上三尺讲台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谓陌生是因为我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第一位以国务院侨办外派教师的身份,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事支教工作的教师。”2018年1月10日,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杨煜东老师写下这样一篇日记。在老挝支教,杨老师开始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杨煜东是内蒙古自治区走出的首位赴老挝百细华侨公学支教、考察的数学教师。

  今年,我区首次派骨干教师前往老挝支教,受到当地华侨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杨煜东这次支教的华校是位于老挝南部占巴塞省的巴色的华侨公学。巴色在老挝语中的意思是河口,当地的华人、华侨更习惯称呼这里为百细。百细华侨公学于1929年创办,是老挝最早的一所华文教育学校。学校约有25%的华人、华侨子女,其余部分由老挝当地学生、越南侨民子女、柬埔寨侨民子女构成。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办学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百细华侨公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初来乍到,首次面对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信仰的学生,杨煜东心中不乏些许忐忑之感。回忆起第一次上讲台的情形,他告诉记者:“按照以往惯例,第一节课我会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一番,告知学生们我来自于何方。可是,面对着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身处连张世界地图都没有的简陋教室里,我着实感觉有些囧迫。后来,我只能用拙劣的绘画手法在黑板上描绘着我的家乡内蒙古‘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用草原的歌声试图将孩子们带到草原的深处。”这段经历让他真切地体会到作画似乎要比绘制函数图像难好多。自我介绍完毕,他的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老挝文书写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并且把二中的校旗赠送给了这个班级。当他注视着黑板上用中老两国文字书写的校名和悬挂在黑板旁的校旗时,心中涌动着难以表达的情愫。 

  手把手教学,心连心交流。杨煜东明白,从他跨出国门那一刻,自己肩负的责任就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教学中,他会利用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典故,让学生们多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逐渐拉近了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

  在老挝4个月的时间里,杨煜东已经深深地融入学生们当中。他想要尽其所能地多帮助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由于教育经费较为紧张,学校无法更新华文图书,致使书籍陈旧落后,严重影响当地华侨学生的阅读与学习,阻碍了华文教育的开展。杨煜东特向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和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提出申请,委托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开展赠书活动。很快,首批捐赠的《中华文化四十八课堂》、《朱子治家格言》《中华典故》《中华上下五千年》、《边城》等优秀图书经国内审核通过之后运抵百细华侨公学。

  如今,杨煜东已经返回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可他的心还在不时地牵挂着百细华侨公学。“当地教育医疗等条件都欠缺,我特别想在这方面帮助他们,希望百细华侨公学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交流、援助工作能够一直继续下去。”杨煜东说。如今,他把自己很多业余时间用在公益事业上,这段支教经历,带给他的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程。

  文/本报记者  王树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广告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市井
   第05版:内蒙古·故事
   第06版:内蒙古·法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娱乐汇
   第12版:都市心情
   第13版:拍客
   第14版:健康
   第15版:激情世界杯
   第16版:激情世界杯
首府中学教师杨煜东赴老挝支教
小小长命锁承载四代人的亲情
双月的幸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