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渐行渐近,许多人将出门“放飞心情”。业内人士提醒,疫情期间,既需要各地优化管理和服务措施保障游客安全,也需要每个人主动配合,做负责任的文明游客。
“老家”也会有惊喜
携程、美团、驴妈妈、同程、春秋、马蜂窝等多家平台根据预订情况预计,连休5天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国将迎来以本地游、区域周边游为主的出游小高峰。
“放松”是这个小长假的特点之一。一向习惯行前做详细攻略的上海周先生这次只预订了苏州一处度假型酒店,他说:“我们将避开人流密集区域,享受‘吃喝躺’的‘佛系’旅游。”
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王小松介绍,该平台75%的用户选择风景名胜区和郊野公园;58%的用户倾向于选择自然环境优美、房间少、相对独立的度假型酒店。“由于景区接待游客量受限,大部分景区或不会再现‘人从众’的情况,相应地,景区内游客体验会从容很多。”
“深度”将是另一个主题词。春秋旅游导游吴荣俊最近围绕上海复兴中路设计了一条“阅读建筑”深度体验路线——以沿途的钱钟书旧居、刘海粟旧居等,引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历史人文故事。同行的上海本地游客连连称奇:最熟悉不过的“老家”也能带来惊喜。
携程统计,在专业人士带领下“深度玩转”一地或是这个小长假最流行的玩法。平台上当地向导产品订单量较3月增长近3倍,销售额增长2倍,杭州一位导游的一日讲解服务“携行江南”在小长假已被约满。
旅游复苏,消费也正在回暖。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一项调研称,伴随着5月开始出现旅游出行小高峰,消费者在旅游上依然舍得花钱。60%的受访者称,今年全年家庭旅游消费预计超过1万元。从各平台小长假预订情况看,消费者对高品质旅游项目、高星级酒店、“先游后付”类产品等预订量占比较高,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多措并举保障景区游客安全
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测算,今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为4325.4万人次。业界预计,“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人次将是清明假期的2倍以上。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等热门目的地城市也是热门客源地城市;诸多省份已相继推出鼓励消费措施。
疫情期间,保障市民游客的安全健康仍是重中之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近日联合发文,要求旅游景区做到限量、有序开放,严防无序开放。同时,强调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称,北京以室外游览为主的自然山水景观类等级旅游景区符合恢复开放条件的,清明节前后已有序恢复开放。景区限量开放,优化游览流线,加强游客秩序管控。
上海发布景区疫情防控指南,多家景区通过线上预订、分时预约等方式助力提前预判、管控客流以保障游客安全。上海欢乐谷已恢复迎客一个多月,最新引入的“虚拟排队系统”支持游客在热门游乐设施附近的取票机取排队票,并可扫描票面二维码查看排队进程。园方介绍,若“五一”小长假迎来大客流,将取消线下排队采用“云排队”。
携程集团全球玩乐事业部CEO喻晓江分析,当下最“涨粉”的旅游目的地、景区或旅游产品,往往具有支持无忧退、在线预约、分时预约、秒入园等“智慧功能”,预计小长假期间全国有4000多家景区支持在线预订预约。
各地根据人们最新消费习惯优化保障措施。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业分会持续更新住宿业防控指南,要求住宿企业主动提供公筷公勺、推广应用“随申码”等。
放心旅途还需游客文明尽责
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既需旅游服务提供者绷紧“安全弦”,也离不开每位游客的全力配合和主动参与。
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提醒,首先,游客要增强防疫意识,积极培养分时段预约参观的习惯,根据自身实际科学规划游览路线和游览时长。提前登记联络方式、来往交通等信息。其次,积极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景区测量体温,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应第一时间告知景区工作人员。最后,要遵守公共秩序和安全警示规定,尤其在景区购票点、出入口、重要参观点、休息、餐饮等区域,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践行文明旅游理念,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
喻晓江说,清明假期国内景区门票预约人数较3月增长超过300%,可以预见“五一”小长假将有更多消费者支持“无预约、不出游”。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何建民提醒,尽管当前诸多景区、酒店票价折扣力度较大,但为做好疫情防控,景区室内场馆、酒店游泳池等不少设施尚未开放,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可享体验变少。因此,消费者应理性消费。不同地区旅游服务业疫情防控举措或有差异,游客在前往异地旅游前,尤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旅游是一种有社会外溢作用的活动,游客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应承担起文明旅游、助力疫情防控、保护自身与他人安全和健康的社会责任。”何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