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姓氏源流

以叶为姓 青绿传芳

  《圣庙祀典图考》中叶公向孔子询问政事
  叶,是植物的叶子,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 早春二月,叶正萌发,万物盎然。 以叶为姓,像极了叶之于绿植,静美、繁茂,为人们带来希望。

  叶公为祖

  不论是小草还是大树,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即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为植物制造营养、维持自身代谢、保持生命力。

  古人很早就懂得叶子的美,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因水系发达,植被众多,还专门将北疆重镇一处枝繁叶茂的地方称为叶邑(约为现河南叶县南旧城)。叶邑即叶地,有了叶地,就有了地方长官叶公,还有了叶姓。叶,成为姓氏之后,也上升到一种独特的高度。

  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生于楚国王室之家,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玄孙,他的父亲沈尹戌在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率军与吴国军队作战时英勇战死,楚昭王便将沈诸梁封于叶邑。沈诸梁时年24岁,随封地之名,史称“叶公”。

  叶公到叶邑后,受到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他考虑到战乱和当地的水患问题,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并制订出修建东西二陂的工程计划,发动百姓开工兴建,西陂主要用于拦洪,东陂主要用于蓄水。东西二陂的修建,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古代小流域治理的先河。

  叶公既懂文治,又懂武治。楚惠王十年(公元前479年),楚国发生了白公胜之乱,即王室内部成员熊胜(史称白公)发动的一场政治动乱,白公一度称王,劫走了楚惠王。消息传到叶邑,叶公从叶邑起兵,平息了叛乱,救出了楚惠王,恢复王位,收拾残局,重整朝纲。叶公被楚惠王封为令尹与司马。令尹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最高官衔,主要由楚国贵族中的贤能来担任,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员,执掌一国之柄,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管战事,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司马是非常重要的军职。一人拥有如此强职要职,在楚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叶公从不迷恋权力。公元前475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春秋与战国分界的年份,叶公感受到年轻一代的朝气蓬勃,觉得把权力交给他们,会更有利于楚国兴旺,就毅然把令尹一职让给了公孙宁、把司马一职让给了公孙宽,这也是楚国历史上的“叶公让贤”。之后,叶公在叶邑安度晚年。

  叶公终老叶邑后,其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和祖居之地,部分改沈姓为叶姓,这也成为叶姓之源。叶公沈诸梁便是海内外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

  医界“天士”

  叶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每天为植物生长贡献力量,还拥有各种独特本领。

  它们,有的可以解饥,有的可以养生,有的可以疗疾。例如,榆树叶儿可做救荒食物,“久服轻身不饥”;柳树叶儿可做镇静止痛剂,清热解毒消炎;等等。

  也正是因为叶、叶邑、叶公之因缘,叶姓者都具有叶子的作用。清代医药学家叶天士就是如此,他特别善于学习并汲取各种养分,再经过自身的吸收、消化、运转、翻新,传播出去,惠及众人。

  叶天士(约1666年至1745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也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叶天士乃世代业医,少承家学,祖父叶紫帆(一作子蕃),名时,甚通医理,医德高尚,又是有名的孝子。父亲叶阳生,名朝采,医术更精,读书也多,还喜欢饮酒赋诗和收藏古文物,但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当时叶天士才十四岁。叶天士从小熟读《黄帝内经》《难经》等古籍,十二岁时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走江湖、行医应诊。他拜父亲的门人朱先生为师,“闻言即解”,一点就通,加上勤奋、虚心,医术很快超过朱先生。叶天士信守孔子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前往,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医者就有十七人,后人称他“师门深广”。

  叶天士还有很好的人文修养。某天,有一个人来找叶天士看病,竟说自己没病,就是很穷,问叶天士有没有办法治穷病?叶天士不仅没有恼怒,反而依然态度温和,他给了“穷汉”几颗橄榄,告诉他回家种下,明年就不穷了。第二年,橄榄树只长出了叶子,没开花没结果,“穷汉”正觉得脱贫无望、又准备去找叶天士之时,却来了一些买橄榄叶子的人,“穷汉”果然赚钱了。原来,叶天士清楚当地有一种与季节相关的流行性疾病,治疗方剂里需要橄榄叶做配料,方让“穷汉”去种橄榄。

  橄榄叶,便见证了叶天士医穷、帮人、得药、治病等过程。叶天士与叶子的奇妙因缘太多了,那止痛安胎的南瓜叶、清肺止咳的枇杷叶、止血乌发的侧柏叶,等等,都经过叶天士的妙手,变成疗疾良方。

  有妙手,具仁心,宽容慈悲,叶天士无疑是医者榜样。

  累叶传芳

  作为植物的一部分,叶子有着特殊的质朴与沉静,安于朴实,乐于低调,知道自己是什么,懂得做自己,不艳羡他人,不失去自己。满布枝头,拥抱阳光和风雨,成就片片青绿。

  “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就延绵出如此叶性。这个成语是贬义的,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它,甚至畏惧它,多用来讽刺那些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装模作样的人。

  当然,若说叶公与龙的渊源,那有一个也可以算得上,即他刚到叶邑兴修东西二陂水利工程时。因为纸还没被发明,施工图在竹简上画不了,他便画到自家墙上。在古人的信仰中,龙有“生旺、止煞”的作用,龙与水之间有相生相用和互相制约之关系。叶公估计也有此类想法,故特别在所有的下水口处画一个龙头作为标志,后人称为“水龙头”。当时来叶公家做客的宾朋不少,大家看不懂“壁画”,更看不懂“水龙头”,一些对叶公的名声、地位和才能心生嫉妒的人出门后还逢人便传:“人人皆知龙能腾云驾雾,而叶公却画龙不画云,可见他并不真的喜欢龙。”这也许才是“叶公好龙”故事的真正源头。

  两千多年过去了,已有一些史料为叶公正名,却貌似没有一个叶姓人站出来为叶公说句话。这即是叶的性格使然。昂立天地间,不解释,不抱怨,“我就是我,怕你个甚!”

  (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姓氏源流~~~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九州
   第06版:发布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关注
   第09版:关注
   第10版:聚焦
   第11版:环球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健康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
   第16版:飞跃冬残奥
以叶为姓 青绿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