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播种希望

  将马铃薯切成种子
  播种机在红土地上忙碌
  将马铃薯种子装进播种机
  全力以赴确保春播
  有机肥装车
  本报抖音、快手平台同步直播   大型灌溉机准备就绪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连日来,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的田间地头,切种薯、播种、施肥……当地农民正在抢抓农时种植马铃薯,一幅幅春耕图在武川大地次第展开。5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革命老区武川县大青山乡干只汗村委会下南滩村,现场直播这里的春耕故事。

  武川县是呼和浩特市马铃薯种植大县,地处大青山北麓,因其海拔高、气候变化不定等特点,播种期相对较晚。每年五一以后,是当地抢农时忙春耕的季节。在下南滩村聚金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地一些妇女正坐在库房里切薯种,拿起一颗薯种放在案板上,“咔嚓”一声,刀起刀落,马铃薯瞬间被分开……一颗要切成四块。

  “切薯种前,刀具要在消毒水中消毒,是为了防止病虫害。同时,还要保证每一瓣薯种都有嫩芽。”正在切薯种的贾贵仁一边忙手里的活计一边对记者说。贾贵仁是下南滩村仅住的7户人家之一,忙完自家地里的营生,每年还会到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挣130元。

  顺着弯弯的小路,记者来到一片沃野,4台大型农机正在地里穿梭。两台旋耕机所过之处,原本紧实的土壤瞬间平整蓬松。马铃薯点播机装载着种薯和有机肥紧随其后,随着泥土翻卷起来,一颗颗种薯被播撒并掩埋进土壤,种下一颗颗希望……

  54岁的曹仝柱是聚金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当地致富带头人。“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余亩,主要种植马铃薯、小麦、葵花等。今年我们基地还被自治区农牧厅、呼和浩特市农牧局、武川县农牧局联合评为千亩科技实验示范园,政府不仅给予经济方面的支持,每周派出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曹仝柱指着正在工作的农机说,这几台机械都装有北斗,可以精准播种,150多亩地不到两天就能完成播种。

  武川县大青山乡干只汗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高建军当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干只汗村委会下辖9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3616亩,流转土地13200亩。过去村里是粗放式种植,加上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村里的老人基本没什么劳动力,有些土地呈撂荒状态。近年来,通过积极提升农业机械化示范应用,不断培育壮大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扩大了产业规模,也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张巧珍  首席记者  牛天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首府
   第06版:发布
   第07版:视觉
   第08版:文化看点
   第09版:九州
   第10版:环球
   第11版:热度
   第12版:体坛
   第13版:探索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
   第16版:广告
播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