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代官员上班签到为何叫“点卯”?

  古代官员上班也和现在一样,要进行点名签到,因为上班时间规定在卯时,所以在清点人数时,又叫“点卯”。现在形容某个人签过到就早退为“点个卯就走了”,正是源于此。

  由于受农业社会作息时间的影响,古代的上班时间比现在要早得多。“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从这首先秦之诗里,我们可以知道,鸡鸣即起的上班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鸡鸣时,天还未大亮,大臣从家中到皇宫,还要花去一段时间,为了不耽误上班,这些大臣起床比鸡鸣还要早,因为帝王只能让人等朝,不能让朝等人。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上朝是黑灯瞎火,看不清路面和对面行人的。因为没有路灯照明,甚至有上朝官员因为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的情况。

  据《天咫偶闻》记载,明代紫禁城皆有路灯照明,天启时太监魏忠贤当权,才下令尽废路灯。其后,清朝沿用其制,紫禁城内,除朝房及各门外,绝无灯火,理由是为了消弭火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班的时间逐渐定型为卯时,名称“点卯”,点名的花名册也就成为“卯册”了。据史书记载,古代的上班制度是相当严格的,在《唐律疏议·职制五》中,就专门有一条“官人无故不上(班)”的法令。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也常常提醒自己的官员,一定要按时上班。

  这种传统的上班制度,在清朝差点废止。原因是军机大臣和珅擅权时,自立私寓,“不与诸大臣同堂办事,而命诸司员传语其间”。后来许多大臣也学着和珅的样子不坐班,在家里办公了。

  不过,这种不良风气很快被制止。清政府为了严肃纪律,确立了“画到簿”新规,委派人员专职考勤,“画到簿”也成了清代官吏考勤的重要凭据之一,与红本一起存入内阁大库,以备查验。由于“画到簿”反映不出迟到、早退等情况,所以它的约束力也是非常有限的。

  到了清代咸丰年间,为了严防“点个卯”就走,杜绝画到溜号的弊端,规定官吏“核其勤情”,分别给予“请奖”或者“参劾”。考勤一旦与奖惩挂上钩,出勤率就会得到很大提高。

  (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聚焦十四冬
   第05版:天下
   第06版:钩沉/广告
   第07版:健康
   第08版:体坛
古代官员上班签到为何叫“点卯”?
凤翔草原谱新篇:国航内蒙古公司十年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