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容不得弄虚作假 |
◎不吐不快
文/山 歌
1月5日,包头市纪委监察局通报了一批违规办理低保问题典型案例。2016年包头市8个旗县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批低保金事项的过程中,疏于调查核实,审核把关不严,存在违规办理低保,致使48名国家财政供养人员、监狱服刑人员和强制戒毒人员违规享受低保,造成国家财政损失共计430407元,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北方新报》 1月11日)
低保是保障生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免于困顿的一项福利政策。国家对此有着严格的制度要求,既要做到应保尽保,也要杜绝错保,绝不是谁也能吃一口的“唐僧肉”。但是,这项本应该雪中送炭的政策,在基层落实时因把关不严常常走样,出现人情保、关系保,践踏了公平、公正。包头市这48名不符合低保条件人员,既有财政供养人员,又有监狱服刑人员和强制戒毒人员,按照政策规定都应被低保拒之门外,可还是顺利地钻了进来。如今多部门信息联网,在线审核快捷明了,堵死漏洞已非难事。还出现这样的事情,责任心太差是其一,恐怕还存在利益关系,个别工作人员拿低保做顺水人情,这种行为就更为恶劣了。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自觉维护低保的严肃性,扎紧制度的篱笆,是涉及低保工作的每位公职人员理应恪守的职责,绝不能充当制度的破坏者。包头纪委此次揪出一批低保审核失职人员,给予了严惩,再一次向社会敲响了警钟:违反低保制度,必须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