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0日


天籁之音唱响家乡

《北方新报》(2017年1月20日) 04版
  首演结束,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小演员与嘉宾合影。(资料图片)

  文/乐 耕

  ◎五彩传说的故事{3}

  仅仅68天的培训,对孩子们能唱成怎样,谁也心里没底,30首曲目他们真能合唱到位吗?2007年5月4日,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在家乡海拉尔首演,所有的老师在侧台上捏了一把汗,但是孩子们却特别从容,发挥自如。

  “其实生活中的他们真的有些小,有的尿床,有的睡觉时吃着大拇指,有的穿衣服还需要大人的帮助。但是只要站在台上,他们就成为了艺术家。”鄂伦春族学者白兰给予孩子们很高的评价。孩子们在舞台上所表现出的超越年龄的淡定,在白兰的意料之中,又出乎她的期待。

  王纪言的同事、文化学者王鲁湘看完演出写下这样的观感:

  演出的成功来自一种精神气象,是统治过世界的民族的一种宫廷气象。这种气象经过这么多年,竟然在民间保存着,传承着。这台演出,孩子们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这种气象。

  首演当天,许多孩子的爷爷奶奶,这些在草原最深处、森林最密处度过人生的长者,端端正正地坐在了海拉尔老礼堂的最前排。老人们有的以翻倒的桌子为凳,有的盘腿坐在毡子上,带着不适应和局促……当清澈的歌声响起,任何藩篱和界限都不再存在。王纪言注意到——

  一首童谣刚从孩子口中冒出几句,老人们已然跟着轻声合唱,歌声打湿了被岁月染白的双鬓。这是37个孩子和他们祖祖辈辈亲人们的同心歌唱啊,草原上的老人老泪纵横,而这些稚嫩声音中隐含的苍凉与厚重,纯净与忧伤,更让远道而来的家人百感交集,猝不及防……

  站在故乡的大草原上,面对亲人的目光,孩子们更放松,更自然,深情的歌声从心底涌出,就好像在大草原上静静流淌的海拉尔河。

  开演了,王纪言还没瞅见从蒙古国赶回来的鄂伦春族的老朋友孟松林,就给他去了个电话。孟松林在电话那边回答:“在呢在呢,我正一条腿立在地上。”孟松林当时是呼伦贝尔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知名的蒙古文化学者,他来参加活动每次坐的都是主席台的位置,但是现在,偌大的礼堂竟然容不下孟松林的一双腿了。此刻,他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鄂伦春之子。此刻,他甘愿撑着一条腿看孩子们的演出。

  演出不对外售票,每个孩子分到20张票,让他们邀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亲人朋友来观看,剩下的票送给了当地学校和文化部门。演出开始前,导演小喆还在后台做最后的音响调试,观众席传来的嘈杂声让她禁不住掀开了舞台帷幕的一角。只见这座千人礼堂足足挤满了近乎两倍的观众,“全是脑壳在晃”,一直挤到了舞台的咫尺处。孩子们每人那20张票,在家长的热心安排下,发挥了双倍的效用。

  由于人太多,进来的人根本无法按照座号就座,最前面的只好铺着毡子席地而坐,主席台的桌子也被放倒当座位,实在没地坐的人就挤在过道中,连导演控制台周围也挤满了人,秩序却出奇的好。

  一直以来支持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的热心人也从各地赶来看首演。席慕蓉、余秋雨自不用说,余秋雨的夫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香港儿童合唱协会主席唐少伟,香港剧作家何翼平,钢琴演奏家刘诗昆,琵琶、钢琴双演奏家孙颖等各界大腕坐在了牧民之间,这些身份迥异的人,这一晚,因为共同的感召,挤到了一处。

  孩子们的歌声引领着观众经历了一个个情感的高潮直到终场,演出结束了十多分钟,看门的老头还不见有人出来。他奇怪地推门一看,数千名观众欢呼起立,对着台上谢幕的孩子如痴如醉地鼓掌。看门老人感慨地说,几十年了,没见过如此感人的场面。